韦知源:改革盛世的悲惨女人——读《那儿》

2024-12-15 2017 2
作者: 韦知源 来源: 左评

图片

  一、中国主流文学界的堕落

  2021年12月29日,我看到了曹征路先生逝世的消息,这是我第一次听说曹征路这个名字,知道了他是被主流文学界排斥的左翼作家。说来好笑,社会主义国家里的主流文学界居然排斥站在劳动人民立场上的左翼作家。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没有超越阶级的文艺,如曹征路一样的左翼作家记住了,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进行创作,更多主流文学作家也记住了,站在无产阶级的对立面上进行了一场坚决而又彻底的反攻倒算。无论你是写控诉文革,描写知青下乡生活的伤痕文学;还是用胡编乱造的故事,将自己父亲捧上神坛的歌爹文学;还是索性将阴毛与屎尿屁都搬到书里,主流文学都可以接受,都可以颁奖,唯独你不能站在劳动人民立场上,这不能接受。如此,中国主流文学界的知识分子彻底堕落成了反动派。“反攻倒算,仇视人民”成为了改革以来主流文学的八字箴言。所以我倒是很庆幸在中小学时代不喜欢读书。为数不多的几本是《水浒传》《三国演义》这样的古代小说,也读过几本外国小说,但现代文学除了做语文卷子时读过一些零散的之外,再也没有看过了,不读书,让我免受资产阶级文学的毒害,事物的辩证法便是如此吧。

  二、“不是人”的小舅

  小舅全名朱卫国,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同样姓朱的人,有人要卫国,有人却偏要卖国,那朱到底是卖国的还是卫国的?

  在家人的眼里,无论怎么改制都不会亏待他这个干部,何必去操别人的心?在工人的眼里,这个曾经骗了他们钱的朱卫国,又怎么会这么好心为他们办事呢?在各级官僚的眼中,这不过是收钱的工具,自私贪婪又爱闹事的刁民罢了。他就是这样一个里外不是人的人物,人人营私,而他却一心为公,为了3000员工,他突破了家人的阻力,顶住了上级的压力,终于换来一线希望时,得到的只是冷漠与观望,当他心灰意冷,决定放手不管时,杜月梅又来到家门口骂他是个怂货,当他终于将3000员工联合起来,胜利指日可待之时,上头的一纸文件彻底把他推到了工人的对立面,一切努力化为泡影,如此情形,百口莫辩。他选择用自己的鲜血为镰刀锤子淬火,用生命捍卫自己纯洁的品质,维护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无论之前人们怎样看待他,现在大家都知道他是人了,不过已经是死人了。一个理想主义者死了,他的理想也实现了,只有他死了,他的理想才能实现,他用自己的生命帮3000员工逃过了一劫,但改革的血路上又怎会只有一劫,当历史的劫难再次落到这3000人头上时,又去哪儿找下一个朱卫国呢?

查看余下4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