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杰:陈思诚借《唐探1900》洗白润人?

2025-02-03 341 1
作者: 陈俊杰 来源: 红歌会网

  《唐探1900》里的白轩龄直言:“如果你们真能改变什么,我就不用到人家门口讨饭吃了。”这句话无疑充满了辛酸与无奈,陈思诚籍此将润人的个人命运与国家屈辱勾连起来,以观音像之争暗喻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将百年国耻与类型电影相结合而让该片在娱乐之余有了不亚于印尼排华惨案的那种震撼性。

  周润发演绎的白轩龄一句“合法使用”的轻描淡写道尽了华工如蝼蚁的命运,《封神2》因姬发与邓婵玉的突兀感情线遭原著粉抵制时,该片以“排华案”的真实历史为基底,用秦福的中医思维破案、阿鬼的劳工后代身份,让虚构情节扎根现实土壤。该片用一尊观音像串联起华工的屈辱与抗争,用笑声包裹历史的血泪打开了一面映照民族记忆的镜子。陈思诚的“夹带私货”或许争议重重,但不可否认的是陈思诚用票房证明了观众是乐意为真诚的历史叙事买单的。陈思诚在发布会上分享了一句周润发在该片中扮演的白轩龄的经典台词,那句话堪称华工苦难历史的真实写照,更是体现了我们整个民族的自强不息精神。陈导表示,“希望这部电影能让大家记住历史,以史为鉴,让咱们中国永远强大,唯有自强才能不息!”该片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观众在观影时能感受到历史的沉淀与民族的骄傲。陈思诚在发布会上深情回顾了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许多海外华人的留言,此类信息让他在台上潸然泪下。这一幕让在场观众感受到了该片背后深厚的人文情怀,也为大家揭示了该片更为深刻的主题,即身处异乡的中华儿女在动荡的历史中如何面对自己的命运。白轩龄那句话当然是对美籍华人现实困境的深刻揭示,足以让观众意识到唐人街的形成并非如表面光鲜,而是有着许多屈辱与挣扎的历史。陈思诚认为,唐人街的背后隐含着无数人的辛酸故事,正是该片要传达的核心思想。陈思诚强调,自己选择这一背景主要是因为唐人街在历史上承载了太多的移民故事。1894年,美国在经历二次工业革命后,工业总产值迅速飙升,超过了当时的强国英国,中国则身处动荡之中经历了庚子变法与八国联军的侵华。这一时期的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个体命运的变化愈发显得悲喜交加。这一背景使得该片富有时代感,还赋予了角色更为深沉的情感。陈思诚表示,有很多人认为唐人街是一个光辉的象征,但其实它在历史上更多的是一种悲壮。寻求生存的华人们被迫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土地,在这里寻找希望与机会。他们原本怀揣着梦想,却面临着现实的挑战与无奈。这种情感的共鸣正是该片要与观众分享的。该片在温暖与幽默中融入了对人性与历史的深思,这种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叙事方式难免让观众们联想到为了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先辈们。他们的故事是所有在外打拼的华人的缩影,充满了勇气与希望。除了该片的故事与角色,陈思诚在发布会上还特别强调了对观众反馈的珍视。他提到,社交媒体上关于家国情怀与文化记忆的讨论让他深感责任重大。陈思诚希望通过该片让更多的观众关注为梦想努力拼搏的打工人。这种关怀不只是故事的延展,也是文化的传递,让每一个观众都能在片中找到共鸣,甚至是激发对自身身份的思考。反复观看该片的观众当然期待该片能引发更多的观众对历史、对文化、对身份的深刻反思。也许正如陈思诚所言,该片不只是一趟唐人街的探险,更是一场关于归属感与尊严的思考之旅。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该片依旧是触动心灵的艺术,它能将所有的炎黄子孙连接起来,让我们在跌宕起伏的故事中找到勇气与希望。陈思诚在发布会上谈到在社交平台上看到很多过年海外不能回家的同胞的留言,忍不住落泪,相信他们看该片的感受会强烈。陈思诚强调,要拍唐人街就不得不去想唐人街的由来,其实寻本溯源起来则不难发现唐人街代表的不是荣耀而是一种屈辱。所以这个故事对海内外的炎黄子孙正确理解中美关系都不失现实意义,自强才能赢得尊重。陈思诚在微博直播中详细谈了为何要拍“唐探”前传:唐人街从何而来?这是该片的重要背景。那个时代很多中国人被迫背井离乡到海外谋生,风云际会的大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借助二次工业革命超过了英国,中国则经历了庚子变法、八国联军侵华……该片充分呈现这种巨大的反差下不同的个体命运,尤其是对移民或打算移民的炎黄子孙而言。

查看余下8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