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一位高中生:洋节泛滥与中国教育失误有关
最近各地关于万圣节举行盛大活动的消息扑天盖地,老共产党员、解放军老战士陈先义等纷纷发文疾呼,痛心长此以往中国人文化自信或将丧失殆尽,呼唤迷途之中的青少年们快快梦醒,使我们这些新时代青年深受感动。
如何应对日益严重的西方殖民文化入侵?党中央和有关部门一次次发文特别强调:在中国不过洋节。但说归说,社会该过洋节照样过,并且越过越火。比如各学校特别是大学学生,在学校不过,可到社会上照样大过特过。
洋节泛滥,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国际敌对势力的政治因素外,一是“一切向钱看”、“娱乐至死”思潮泛滥的结果,因为商家要制造营销噱头,迷途的青年们要宣泄、要张扬;二是多年来教育存在严重失误的必然结果。
解决洋节这些西方文化入侵问题,是个系统工程。一方面要行政严厉全面禁止,先把火浇灭,先治标,再计议长久。治乱局必用猛药,但在顾及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的框架内难有大的作为,或只能是关心民族和国家人士们的呼吁和期望。
另一方面,当持久、坚韧、扎实做的,是强力推进治本,重塑社会价值观念,特别是首先解决“最大的失误是教育的失误”这一严峻问题。
近年,“教育整顿”已成为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声。当今中国教育的根本,应当是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一代新人,但是中国教育的很多方面偏离了这一目标,教育行业的腐败成了群众身边最大的、最常见的腐败,严重影响到每个有孩子及其家庭。
纠正教育失误,非从“从娃娃抓起”不可。比如初高中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但现在的中学教育,只教书、不育人,只抓升学率、不要新一代。初中排名,只看中考升学率;高中排名,只看高考升学率。于是,中学生们校内校外的生活除了“书山”就是“题海”,天天就是刷题、考试;中学生们放学后,就是作业、补习。在“只要死不了,就往死了学”,“多打一分干倒一片”的疯狂中,除为了应试拼命学习,几乎没有其它业余生活,更没有思想素质提高的动力和时间,中学生们一批一批成为社会戏称的“小镇做题家”。
如此“毕业”的学生,走向大学,走向社会后,哪有什么政治鉴别力和习近平新时代的理想信仰?于是,纷纷跌进“娱乐至死”的深渊。于是,就有了今年8月的西安市数十万主要是女青年“追娘炮”的大型音乐演出,将千年古都闹得乌烟瘴气;于是就有了今年10月的南阳市迷笛文化节掀起的遮云蔽日的妖雾;于是就有了现在多地高调准备庆祝万圣节的舆论声浪……
今年7月河南省某市爆出“贩卖中小学入学学位”的轰动新闻。事实上,优质中小学贩卖学位现象相当普遍。我知道的一个省会城市是全国著名“教育大市”,最著名的一个中学的初中学位或高中学位,或者高中“借读”名额,这几年黑市价格涨到了50万元左右一个。这个城市其他优质中小学,一个学位也分别卖到十几万元至二三十万元不等,这比一些十八大以来至今不收手的政界官员卖官鬻爵来钱更快、更猛。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