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


  近来,在讨论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时,杨继民先生与我的观点产生了分歧。我认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对于劳动所有者的意义在于它消灭了资产所有者”,“在于消除了人们占有生产资料的差别”。而杨先生则认为“公有制并没有消灭资产所有者”,“消除了人们占有生产资料的差别”是对的。这一分歧是带有根本性的:承认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消灭了资产所有者,,消灭了产权主体,消除了人们占有生产资料的差别,我们就没有理由在公有制企业建立以资产所有者为主体的、全面体现资产所有权的产权制度,而应该建立以劳动所有者为主体的劳权企业制度;相反,如果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没有消灭资产所有者,那么,我们就要坚持产权改革的思路,就要坚持在产权清晰要求下的私有化改革进程。既然这个问题如此重要,我们就有详细讨论的必要。

  从十月革命到现在为止,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生已经有近10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对公有制的认识仍然没有统一,甚至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分歧越来越大。产生分歧的原因是什么呢?在这里,既有立场不同的原因,也有认识方法不同的原因。

  1,当我们谈到公有制时,指的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而不是别的什么公有制。从原始社会以来,各个社会都存在有公有制。就是在当今世界,不仅社会主义国家存在有公有制,而且资本主义国家也存在有公有制。但是,我们所谈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有制,这种公有制不仅与生产资料私有制具有性质上的对立,同时也与其它社会、其它国家(例西方国家)的公有制存在着性质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为两点:第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已经是劳动所有者,而不是什么资产所有者。这是因为这种公有制建立的本身已经消灭了资产所有者;第二,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劳动所有者的利益要求--劳动所有权的实现形式,而与产权无关。这是因为这种公有制实现的本身已经消除了人们在资产所有方面的差别,从而也消灭了产权赖以存在的基础。毛泽东说过,“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折特殊原因,或特殊的根据,也就无从辨别事物,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84页)。如果我们不能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特殊性,我们就不能真正地懂得公有制企业的性质和特点;如果我们把社会主义公有制混同于西方国家的公有制,我们就不可能找到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的产生是为了应对经济危机、进行宏观调控,它性质上属于资产阶级的共有物,因此,西方国家在国有企业建立产权制度实在是合情合理,天经地义;而我国的国有企业的主体是劳动所有者,它本质上是劳动所有权的实现形式,适合它的企业制度只能是劳动者当家作主的、按劳分配的劳权企业制度。

  2,当我们谈到社会主义公有制时,还应该明白: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产物,是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产生的公有制形式。这种公有制所以会产生,就是因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主体--劳动所有者客观上存在这种要求。那就是说,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本来就是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求。因此,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本身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体现。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产物,它必然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然体现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本质要求。什么叫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那就是要消灭资产所有者,消灭私有制,消灭产权赖以存在的基础,就是要消灭体现剥削者权利要求的企业制度--产权制度。因此,没有资产所有者,没有产权主体,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没有资产所有方面的差别,这正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具体体现。所以我说,缺乏产权主体,不是公有制企业的缺点,恰恰相反,正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优点所在。从事物自身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出发来认识事物,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一个基本方法。但是,许多人却忘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生过程,他们忘却了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主体和目的。由于脱离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产生的具体背景,因而他们也就不能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特点。

  3,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我们就必须遵循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如果我们严格地遵循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我们就很容易了解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特点。只要不是聋子和瞎子,我们会看到公有制企业只有人格化的劳动所有者,没有人格化的资产所有者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只要我们有一点正常的思维能力,我们就不难知道,在同一种公有制面前,在同一个公有制企业,劳动者之间不存在资产所有方面的差别,只有劳动所有方面的差别。同时,我们只要有一点正常的推理能力,也不难了解,建立在全民所有制或大集体基础上的企业,甚至是村办企业,也不能作为独立的生产资料实体存在和发展--既然企业不存在独立完整的资产所有者,企业当然也不能作为独立的生产资料实体存在和发展了。但是,我们的学者,我们的经济学家,他们不是从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的实际出发,而是从他们学到企业理论,从他们所知道的企业观念出发来解释和说明公有制企业,完全违背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于是,他们把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本来是优点的东西,当作弊病和缺点来批判;他们把应该在改革中革除的--产生各种弊病的根源--产权制度当作宝贝一样维护,不是用适合公有制基本特点的劳权企业制度取代不适应的产权制度,反而根据产权制度的要求来裁剪公有制,消灭公有制,形成了削足适履的改革思路。

  4,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我们还需要站正立场。在经济学发展史上,从来就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立场和两种不同的出发点:一种是站在资产所有者的立场上,从资产所有的观点思考和分析问题。这就是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西方经济学的所谓“经济人”假设,是一切西方经济理论产生和建立的必要前提。而就是在这个“经济人”假设中,包含了资产所有者的立场和资产所有的基本观点;另一种是站在劳动所有者的立场上,用劳动所有的基本观点思考和分析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大家知道,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这些理论就是马克思站在劳动所有者的立场上,用劳动所有的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得到的系统认识。离开了劳动所有者的基本立场,离开了劳动所有的基本观点,我们就无法理解这些理论。至今仍有许多人在攻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就因为这些人站到了资产所有者的立场上。在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问题上,同样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立场和出发点。从劳动所有者的立场出发,用劳动所有的基本观点认识公有制,我们就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三大特点,就会产生用全面体现劳动所有权的企业制度取代产权制度的改革思路;相反,如果站在资产所有者的立场上,用资产所有的观点认识公有制,就会把公有制消灭资产所有者、消除人们在资产所有方面的差别等优点的东西当作缺陷来对待,并产生用产权制度裁剪公有制、甚至消灭公有制的改革思路。

  一个是基本立场、基本观点问题,一个是认识方法问题。当你发表对公有制的基本看法时,首先要弄清自己是站在何种立场上,用何种方法来认识事物的。在当今中国,如果我们真正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应该从7亿多劳动者的利益要求出发,根据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特点,建立以劳动所有者为主体的、全面体现劳动所有权的基本制度。

  原作于2005年8月;

  修改于2022.年5月。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20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