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主义专题(1)】《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读书笔记(上)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自由资本主义的巅峰时期,在随后爆发的经济萧条期间,自由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演化。资本不断集中乃至垄断,为资本主义走向帝国主义奠定经济基础。帝国主义仍属于资本主义的范畴,是演化至最高阶段的资本主义,这种演化趋势的一个表现就是资本瓜分世界、重新瓜分殖民地、划定势力范围,瓜分竞争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帝国主义争霸战争。列宁写的这篇文章参考了他人的理论分析;注重引用丰富的数据;在理论斗争中批驳了一些错误观点,着重批判了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揭示社会历史现象的经济根源,正确指出资本主义的特点、发展的必然趋势等;指出不同阶级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和批评存在差异;论证了帝国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垂死的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现存的帝国主义只是暂时的社会历史现象,因而它的历史命运必将是灭亡。
第一部分 资本在国内扩张: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
一、产业资本
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发展到垄断阶段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考察帝国主义的诸现象,首先就要分析其经济根源、经济实质。“铁路是世界贸易和资产阶级民主文明发展的结果和最显著的标志”,资本主义工业部门尤其是重工业部门,其运输原料和商品都高度依赖铁路。与其它交通运输方式相比,铁路确实有其比较优势。资本空间发展不均衡导致铁路网分布和发展的不平衡,制造并加剧贫富差距,运输部门的性质也从此可见一斑,交通线路联结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密网。
第一,集中。“工业蓬勃发展是资本主义最典型的特征之一,生产集中于愈来愈大的企业的过程非常迅速”。在一些典型的现代资本主义先进国家,与数量众多的小企业相比,为数甚少的大企业占有很大数量的原料、生产设备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较高的生产效率减少了劳动力投入的数量,导致“生产集中的程度高于劳动力集中的程度”。
第二,垄断。“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便走向垄断”,一方面,大型企业本身数量少,彼此之间容易达成合作协议,从而走向垄断;另一方面,大型企业本身规模巨大,具备竞争优势,抬高市场准入门槛,导致竞争困难,产生垄断趋势,即“新企业在必要资本方面面临着愈来愈高的要求,这就使新企业难以出现”。新企业必须卖出大量剩余产品,才能逐渐成长起来对抗大企业。“商品到货币是惊险的一跃”,“否则这种产品过剩就会使价格跌到无论对新工厂或各垄断同盟都不利的程度”,经济危机又大大加强了集中和垄断的趋势。垄断的一个鲜明例子便是:韩国三星的资产占全国资产的比例高达20%,过去有人戏称,在韩国从出生到死亡只需要用一个品牌就可以,从手机、尿布、医院、学校、寿险甚至是棺材店,韩国大财阀无处不在。[1]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两大品牌也为可乐市场营造了一个双寡头市场。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