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生:忠诚的成本(上)

2021-08-08 6174 0
作者: 安生 来源: 卢瑟经济学之安生杂谈

  重新补充编辑了一下,增加了60%的篇幅,重新发一下。读过上次原文的读者,可以直接读后面蓝色的部分。

  *************************************************

  在《政治运动的经济逻辑》之中,曾经分析过,任何政治运动,都必须有相应的经济基础。

  政治理论分析:政治运动的经济逻辑

  如果某人或某政治组织,能一毛不拔,零成本获得绝大多数组织成员的无限忠诚,并能推广复制,那么此人或这个组织,就可以零成本组织政治运动,这显然违背《政治运动的经济逻辑》总结的结论。

  一通演讲、洗脑或法术,就可以让成员无条件忠于某个人或某政治组织,让成员自费参加政治运动,并不断发展新成员。这种脱离经济基础的政治行为,在短期内是可能存在的,但是在长期看,是完全不现实的。

  说到底,人是要吃饭的。肉体承受的饥寒交迫会迅速扑灭头脑中脱离物质基础的狂热。

  即使宗教,这样看似从神哪里获得合法性的组织也不能免俗:一个成功的宗教领袖,必须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是神的代言人,一方面他是物质资料的管理者。在教徒的眼中,他是最虔诚、最神圣的,在现实之中,他必须是世俗,丝毫不能放松对物质资源的追求。

  只有这样,这个宗教组织才能一方面举办宏大的宗教仪式、提供医疗服务、物质救济,吸引信徒,一反面供养数量庞大的脱产、半脱产的神职人员,让这些神职人员集中精力研究玄而又玄的教义,对数量更庞大的教徒进行精神辅导(或控制)。当然,如果物质资源更加丰富,还可以建立宗教审判所和僧兵,对任何敢对该组织教义提出异议的异端进行武器的批判。

  所以,即使是邪教组织,也要求成员在加入组织之后,捐献财产——天上的神不食人间烟火,凡间的信徒需要吃喝拉撒睡。神的旨意,不能解决现实社会之中的物质问题。

  如果一个组织不能维持稳定且足够的物质基础,那么各种政治意志就无法从上向下贯彻,组织本身必然分崩离析。

  解放前夕,保密局、党通局待遇大幅缩水。对此,吴站长不在乎,他能买下广东半个县。余副站长不在乎,他最终的净收入是27根金条。李队长不在乎,他的行动队到处查抄黑市,他还能缺钱?谢若林不在乎,他的情报生意越做越大,党通局的薪水只是零花钱。盛乡在乎,于是他去找谢若林卖情报了。

  这时,每一个组织的成员都为自己的经济利益而运动,哪怕损害组织的整体利益也在所不惜,整个组织处于迅速土崩的状态。

  从《潜伏》看国民党反腐——为什么蒋介石的反腐运动越反越腐(上)

查看余下9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