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之:新论汉奸现象
一
中国盛产汉奸,所谓汉奸,即背叛本民族、国家向敌人出卖利益的败类。中国的汉奸之多,在世界各民族中非常罕见,历史上的汉奸尤以北宋末年、明朝末年、抗日战争时期为多,公认的汉奸代表人物有秦桧、张邦昌、洪承畴、范文程、吴三桂、汪精卫、陈公博、周佛海。
中国的汉奸现象,有很多分析文章,都各有道理,因为汉奸的产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决不是仅一个方面的原因所产生的,所以很难用一个原因尽释汉奸产生的社会根源。
以前出现的汉奸不曾少,如果产生的根源不能清除,那么今后汉奸还会产生。类似汉奸这种民族败类,世界其他民族也有,如法国的法奸,韩国的韩奸。中国之所以产生太多的汉奸,必然是与中国自身的历史和文化渊源有最直接的关系。
有一则新闻说,一个清华女生叫高杏欣,在美国的资助下留学斯坦福大学,后为了一张美国绿卡和个人荣耀,破解了中国且不论是军方的还是民用的卫星导航密码。一个中国人,在本国教育下学有所成的有知识的人,却为荣华富贵而背叛了自己的民族和祖国,这就是典型的汉奸。又据说她破译的密码是民用方面的,因价值不大,后被美国抛弃,在美国混得很难,在国内的其父也已被处分。
这个例子说明,中国人中很有一部分人只要有荣华富贵到手,不论谁给的,就能为了荣华富贵甘当汉奸卖国贼,这是汉奸比较常有的心态。这种心态在中国是非常悠久和强大的——试说其一根源,那么便是来自于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汉奸的盛产也伴随着科举制度而来。在阐述这一结论之前,有必要再往前回顾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
二
早到黄帝、尧舜时期,因没有可靠的记载,人才选拔制度尚不明,其中的禅让制是君主继承的一种制度,还不能完全代表那时的人才选拔制度。
到东周时,除了世卿世禄外,普通的人才选拔主要靠各国公族、卿士的养士制度,又称门客,有名的四君子——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都是家养门客数千,鸡鸣狗盗之徒各色人等都有,这方面的记载很多,社会人才主要是从门客中发现,如毛遂、蔺相如都出自门客,另外也有不少的游说之士,靠能舌善辩自我推销,象苏秦、张仪等。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延续秦国变法之后的军功晋爵,人才主要来自有功之人。
从西汉到东汉,尊儒学,置五经博士,立学校之官,下令州郡举茂材、孝廉,察举制度建立,主要是靠地方官对人才的考察和举荐,但因其中错综关系的存在,察举制又为公卿大臣、名门望族所控制,举荐之人多为名望门第的子弟,不论学问、能力、品质,广大底层贤人能士无从被发现和使用,最后察举制形成了依附于世卿大族的一种官僚体系。如到东汉末,南阳宗资一门,至卿相者三十四人。从东汉末开始出现垄断的门阀制度。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