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靖: 如何将农民、农村资源再组织起来?

2024-11-03 2110 6
作者: 胡靖 来源: 食物天地人

  导 语

  土地制度是中国最重要的制度。然而,我国土地制度面临复杂的历史、理论与政策情境,直至现在,学界仍然没有就“中国农村向何处去”议题达成基本共识。在四十余年的农村改革中,新自由主义清晰的产权界定,尽管激发了小农的私利热情,但也将农村的整体与团结肢解殆尽,造成了种种问题:生产上,村集体的发展、组织功能减弱,基础设施利用效率降低,土地撂荒、水利瘫痪、面源污染频发;生活上,土地细碎化的经营趋势下,农民进城务工造成规模性返贫风险,留守儿童与老人的福利保障亦成难题。

  在此背景下,农村发展需要以“村”为单位,以一种整体化的态度将农业资源、农业文明整合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乡村的内部化,就是利用“土地集体所有制”产生的村集体的组织管理权能,按照土地资源“结构性”的要求,重新整合“村”的全部农业资源。在这一过程中,村集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4年6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就在这一思路下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提升到了政策性的高度。可以说,面对“大国小农”这样的既定国情,发展村集体领导下的混合经济是一种可行的办法。

  11月9日(周六)晚,本文作者胡靖老师将为我们分享关于中国乡村振兴路在何方的思考,通过农业资源利用整体性、农民组织化与农村经济集体化等论题的辨析,探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详细讲座预告将在后续推送,敬请关注!

  作者|胡靖: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三农”与城镇化研究所,主要从事粮食安全、城市化问题和农地制度变迁研究。

  责编|psq 侯泉

  后台编辑|童话

  《乡村纪事》

  严海蓉 高明 丁玲 著

  2024年10月出版

  中信出版集团

  集体经济的“成理”与其说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布道”,不如说是农民实践的结果。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农民需要集体经济制度,本质上是需要组织和分工,这是经济效率的源泉。另外还需要乡村农业资源利用的整体性、可持续性。塘约村、嘎措乡等集体经济鲜活的案例,比较充分地展现了这种内生性力量的来源及蛛丝马迹。

  ——胡靖(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中国农村的改革从1979年以后,一直在探索、徘徊。是走向极端的私有产权改革,或者走美国大农场之路,还是继续保留一定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这种争论从政策到理论,从理论到政策,一直未形成共识。在四十多年漫长的改革过程中,现代制度理论、产权理论显然一直是主导。改革希望从中寻找到能够适应市场化、资本化的路径,最后与发达国家看齐,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但是改革的过程一直跌宕起伏,并未获得预期的成功。甚至还一度出现过严重的粮食产量下降(1999~2003)。以致政府不得不“问题导向”,重新干预粮食的生产过程。

查看余下9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6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是私有化毁了农村经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离开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度搞资本主义私有化,采取任何措施都是注定要失败的,私有化是在某些私人利益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0条回复
农民,农业,农村资源无法能够再组织起来了。为什么呢?第一:没有毛主席那样让农民走集体化的伟大领袖了;第二:生产队留下的人,都是80多岁的老人了;第三:即使个别生产队还有60多岁的老人,最多只是自己种点蔬菜花上儿女给一点钱买一点粮食够吃就行了。
0条回复
让农村人口适当集中是国土建设的需要,也是农村发展的需要,更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加大交流空间,改善生存质量的需要。农村在10-100平方公里范围内集中2-5万人组成社区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实现城镇化的要求。人口多的地方,三五个社区组织成城镇,比大家都挤在大中城市生活质量应该要高不少。 让城市农村均衡发展,不单单是均贫富的问题,而是国土综合利用,统一开发,集体保卫的问题。要鼓励人口向稀疏的地方流动,适当提高边疆,边远地区的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改·革大城市高工资高福利现象。一些大学,研究所,军工企业,完全可以建在边远地区。学习三线建设的先进经验,发展老少边穷地区。
0条回复
在合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同时,进行农村改造,以社区为单位建设新村,农民集中居住。新村要做好规划,最好是中间为公共区域,安排政府学校医院商店市场等等,周边建设住房,外围为道路,工厂,仓储,农田。改变沿公路建设的落后现象。原有农民住房老破小的拆除,部分作为农机具仓库,部分可以开发为农家乐旅游度假村。耕地尽可能整治成连片大田,不能连片的可以种植特新优农产品,药材等等,提高土地利用率。
0条回复
在农业领域,国有企业应该大力发扬一大二公的优越性,尽快建成社会主义大农业。除了搞好国营农场林场以外,合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让农民转换身份成为农业工人,是国有企业的重大任务。但是不能搞大呼隆,一刀切。可以用土地流转的方式,租用农民土地搞农业。更可以直接将农民土地收归国有,农民全部转成工人,城市居民。然后进行土地整治,合理制定土地利用规划 ,投资建立农副产品加工或大企业配套产品生产企业,保证农民全部就业。对农村的收购必须实行一票否决,全村有一个农民不同意就不能合并。当转换身份的农村都富裕起来了,农民自然都要求被合并了。
0条回复
农村要振兴,离开了公有制的集体经济,没有別的好办法,公有制才能实现农工商联合体,各净所能合理分工,利益合理分配,走共同富裕之路。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6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