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村先进吗

2023-02-21 7254 7
作者: 下岗老叟 来源: 红歌会网

  最近,本人在网上发现一篇文章,题目叫《小岗村现在确实不如很多村,但不能以此否定小岗村当年的先进,这是两码事》。文章发表日期是2021年10月,离现在时间上不是很久,看来,围绕小岗村的争论至今仍在继续。这篇文章倒是不像其它歌颂小岗村文章,按照某种格式重重复复地说着官话,套话,自说自话,作者而是好像很有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文章,倒是值得重视。因此在这里本人作出自己的评论。文中粗体字,是本人的评论,淡色字是作者的原文。

  作者一开始便说道:“我是安徽定远县,是凤阳的邻县,看到有人阴阳怪气评论小岗村,心里非常生气”!

  看来他是强烈维护小岗村的。

  他接着说道:“从开始包产到户到如今才不过四十年,大批经历过这段从大集体转变包产到户历史的人还活着呢,还有几亿人,怎么有些人就想否定历史!你们这些人想否定历史还早了点”!

  作者在这里讲了一段废话,没有人想否定这段历史呀,这段历史是真真实实地经历过的,谁会去否定它?

  他还说道:“有些事情你们不懂,可以带上一点酒菜,到农村上了年纪的老人家那里去问清楚,同样的天地,同样的人,同样的生产资料,怎么包产到户比大集体时,产量提高那么多”?

  那么多是多少?从写文章的话语来看,他对情况并不是心里很有底。不错,在包产到户后,全国的粮食产量在几年之内确有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主要是在1982年至1984年三年之内增产明显,但在1985年至1988年又连续4年减产。看来,包产到户对粮食产量的促进作用是及其有限的。诚然,搞包产到户,农民的劳动积极性确有一定的提高,但粮食生产是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的,并不是你投入的劳动越多,产量就越高。在集体时代,农民该种的都种了下去,该收的都收了上来,该管理的都得到了管理,那时的粮食产量一直是呈增长趋势,我们可以从国家统计局公开的统计数据中查到,希望作者也查看一下这些数据。到了七十年代,绝大多数地方都基本上解决了吃饭问题,像小岗村那样吃粮靠返销,只存在于极少数自然条件极差的地方。

  作者继续说道:“小岗村现在确实不如很多村,尤其是不如很多集体经济强村,这点是个人都能看到,不需要你们强调!但是你们不能以现在的小岗村,来否定当时的先进,这是两码事”。

  可喜可贺,你能够看到小岗村现在确实不如很多村,尤其是不如很多集体经济强村,在这一点上,你能够实事求是,很值得肯定。但你又说不能以现在的小岗村,来否定当时的先进,我倒要问一问,什么叫先进?本人认为,先进,首先是要思想先进,思想先进,才会有先进的结果。自私自利,闹不团结,是思想先进吗?长期吃粮靠返销,用钱靠贷款,是行为先进吗?真正的先进,是能够长期保持并发扬下去的,可小岗村分田单干后,却是继续闹不团结,一朝越过温饱线,二十年未进富裕门,村容村貌一团糟。他们不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而是向上伸手等靠要,各级政府给了他们多少财政扶持,包括物力财力,如下派干部,这样的村算是先进吗?本来,像小岗村这样的村,既然搞集体总是搞不好,就让他们分田单干算了,他们分了就分了,但没有必要将他们拔得那么高,还将他们树为先进,树为典型,立为旗帜,而且还是全国农业的唯一先进典型,这完全没有必要,这是问题的关键,也是人民群众不断地质疑他们的根本原因。将他们戴上如此高的桂冠,他们承受得起吗?将他们树为先进典型,是要全国农业战线都向他们学习的。像小岗村这样的村,如果要求全国农业都向他们学习,人们该向他们学习什么呢?学他们自私自利不团结,还是学他们其他的什么。主流媒体说什么“学习他们敢想敢干,敢为天下下先”的精神,这真是牵强附会,闹不团结,谁跟谁都搞不到一起,不得已才分田单干,这有什么精神?应该学吗?号召向他们学习,人们会服气吗?思想不会被搞乱吗?作者说的“不能否定小岗村当年的先进”,有道理吗?

查看余下4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7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7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