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综合医院将全部设置中医科室!中医不会辜负社会期望!


  7月23日,国家卫健委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分级诊疗制度与体系建设以及综合医院中西医协同发展。

  新华社微博昨日发布了一条博文,概括了发布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严华国的讲话内容,具体如下:

  严国华表示,下一步将在三级综合医院全部设置中医科室,支持二级综合医院设置中医科室。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人员的配备力度和中药房设置。在综合医院临床科室强化中西医协作,让患者在临床科室就能接受到中西医联合诊疗服务。对临床类医师开展中医药专业知识轮训。聚焦癌症等重大疑难疾病,力争在五年内形成100个左右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看到这些措施,笔者心里是十分高兴的,如果真的能够落到实处,那定是人民之福。

  这条微博有一千多条评论,其中应该不乏一些在三甲医院工作的医生或是曾经在三甲医院工作过的医生,也包括体制外的中医医生、中医爱好者,当然也少不了中医黑。

  有一位中医教授对此发出提问:“很奇怪,哪家三级医院没有中医科呢?”我们见到的很多三级综合医院确实都设有中医科,当然,也有一些网友反映,不少三级医院里的中医科其实也很尴尬(属于医院里的鸡肋科室,比如有的中医科的医生可能只会开中成药和西药),不过也确实有一些三级综合医院还没有中医科,如一位佛山的网友说,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三级综合医院)是新冠疫*情后才开中医科,之前一直都没有中医科。

  有的中医医生并不看好这种设置,建议加强专业中医院建设。

  其实如果三级综合医院的中医科室的中医医生能够保持健全的中医思维,能够坚持中医实践,能够用中医思维来指导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那么这样一个中医医生群体也将会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不过,我们也都知道就算是中医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西化”问题(因为中医药不挣钱),那么一般的三级综合医院的中医科,可能境况就更加尴尬了。

  当然,综合医院里的中医科做出好成绩的也不少,比如上海瑞金医院里的魏氏伤科(是一个中医骨伤科,传承百年不衰,年门诊量超7万人次,详情阅读>>);在国家卫健委这次的发布会上,中日友好医院的宋书记也讲到了他们在中医药诊疗方面及中西医协同方面的探索。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类医师占比17%,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年诊疗量占总工作量的三分之一等等。

  有一位网友也讲述了他在中日友好医院看胃病的经历:过年的时候我胃痛,去中日友好医院找一个教授看病,他给我把脉看舌苔,然后他给胃镜单子,化血单子,最后给我开的纯中药汤药,吃了两个疗程胃就好了。这个教授是中西医都会,他说借助西医手段能明确病医,和中医确诊病因互相印证。反正不管中西医,能治病就好。

查看余下4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8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都怪这个制度。硬生生的把。中国所有的。校长老师。医生及医院管理者们,都逼成了抓耗子的猫。中西医怎么搭配前景都无解呀。
0条回复
建议设置专门的中医院!
0条回复
中西医结合是相互借鉴,不是西医院里开设中医科。支持中医是多建中医院,多培养人才,中医必须独立自主,中医不能成为西医的附庸!否则必为其所累,所害!
0条回复
只要是对中医药有利的政策,咱就支持!盼快准实早的落实!别打雷不下雨!
0条回复
我觉得,西医应该基本掌握中医的一般知识和诊治手段,尤其是在门诊挂号时就能大体分辨出该挂什么科,让病人和陪伴人员能较快地到需要的诊室,找到相应的医生,进一步决定用中医还是用西医。长期慢性病人先用中医决定采用哪种治疗方法为好,以维持较好的生活状态。尽量减少和避免西医治疗方法和药物造成的长期的、不可逆转的的副作用伤害。西医在这时只能在某些检查手段中起辅助作用。西医只适合年轻人,病种明显的普通病人,抢救危重伤员等等。
0条回复
天天宣传打疫苗,为什么不用中药预防?
0条回复
只会把中医中药带坏了。带到邪路上去。正确的方向是直接把医保的一半划给中医。中西医分明,公平竞争。
0条回复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中医以及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它们都可能死不了,但肯定活不好,所以非“未来可期”。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8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