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岷:上海中医药战疫,张伯礼黄璐琦院士讲了这些重要信息


  原来黄璐琦院士也去上海了。

  4月15日,抗疫中医老将,“人民英雄”张伯礼院士赴上海指导中医药抗疫,这么重要的正能量的消息,差不多一个星期左右才见报道。

  黄璐琦院士也去了上海,也是近几天才见报道。

  4月25日,张伯礼院士、黄璐琦院士在上海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讲了不少重要信息。

  1、中西医看到的“无症状感染者”是有差异的。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西医认为无症状,中医认为有证候。”这是张伯礼院士说的。

  发布于2021年5月14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对无症状感染者的定义是: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无相关临床表现,如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且CT影像学无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者。

  上海这轮疫*情中,自行对“无症状感染者”做了变化,一些明明有发热、干咳、咽痛等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但只要CT无新冠肺炎影像的,便被划到“无症状感染者”中去了。

  不过张伯礼院士说的“无症状感染者,中医认为有证候”,更多的指的是国家标准定义的“无症状感染者”。这些无症状感染者中,有一部分可能会有倦怠无力、舌苔腻、脘腹胀满等中医证候表现。对这部分无症状感染者,应使用中医药干预,可有效地防止病情进展、加快核酸检测结果转阴等。

  在中医眼中,无症状感染者也是有“征兆”的,中医讲的“上医治未病”、“未病先防”便是这个道理。这是非常先进的思想智慧。

  2、集中隔离点中药服用率越高,核酸阳性率越低

  黄璐琦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了一组非常重要的数据。

  近日,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抽样调查了上海市传播率相近的5个区内10家中医医联体管理的集中隔离点情况,结果显示:在整个10家隔离点累计收治新冠密接患者5982名,其中6家隔离点中药服用率是80%以上,核酸阳性率为18.57%;4家隔离点中药服用率不超过50%,核酸阳性率为26.82%。

  这组数据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充分体现,前期上海市中药防疫代茶饮进行预防干预是有明显保护效用的。

  上海市在4月初时明确提出要打造中医药防疫屏障,这组数据表明,认真执行操作到位的情况下,中医药防感染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而隔离点或方舱中药服用率差异比较大,区别或许在于是否有中医医疗团队整建制接管吧。

  比如前些时日,一位住进方舱的医生(微博红V博主)便在“吐槽”方舱的中医药治疗,发博动员病友勿遵医嘱服中药。

查看余下4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6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6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