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习近平再次强调这一执政理念
新华网 金佳绪
【学习进行时】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在发言中,习近平再次强调“人民至上”这一执政理念。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文章,为您解读。
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这是他在内蒙古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后,第三次来到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
“人民”二字,在新华社的消息稿中,高频提及28次,饱含真情,充满深意。习近平再次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
人民至上,就是要“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讲到抗疫斗争,习近平的话掷地有声。
面对汹汹来袭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一开始就鲜明指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他的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全国范围内,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迅速集结,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
习近平在发言中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
当前,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距离战“疫”结束还有一段路程。习近平指出,要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要求,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完善常态化防控机制,确保疫情不出现反弹。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又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最大程度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期待,也是习近平的所思所虑。
习近平充分肯定了内蒙古一年来的工作,他希望内蒙古的同志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决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上书写内蒙古发展新篇章。
他语重心长地说,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继续在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上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