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51通电话,都和这件大事有关
5月15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同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通电话。根据新华社播发的通稿细细数来,习近平主席就新冠肺炎疫情开展的“电话外交”已达51次。这其中,同其他国家领导人通话50次,还有一次同联合国秘书长通话。
近4个月,51通电话纵贯陆地和海洋、跨越万水与千山。
通话内容信息量相当大,我们通过几个问题,作一番观察分析——
问题1 通电话中最高频的词是什么?
自然是“疫情”。梳理发现,“疫情”二字一共出现了463次。此外,“合作”“支持”“防控”都是通电话的高频词,分别出现了261、168、135次。
从习近平主席同外国领导人通电话内容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中国疫情防控不断向好的态势。从2月提到“疫情防控处于关键阶段”,到3月中国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的措辞,再到4月表示中国“渡过了最困难时期”“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每个阶段中国的抗疫进展,习近平主席都及时传达给国际社会,同各国保持密切沟通。
患难见真情。携手抗疫的过程中,中国同许多国家的友谊得到进一步升华。在中国疫情防控最吃劲的时刻,很多国家提供了坚定支持与帮助;当疫情在多国肆虐,中国同样坚定支持他国抗击疫情的努力,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目前,中国已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医疗物资援助,大国的责任与担当,实实在在。
问题2 通电话的覆盖面有多广?
覆盖五大洲39个国家、一个国际组织。电话的另一端,既有韩国、老挝等这样的亚洲周边国家,又有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南非等,既有欧洲的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葡萄牙、波兰等,也有北美洲的美国,以及拉丁美洲的古巴、智利、巴西、委内瑞拉等。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距离中国遥远。北京和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之间的直线距离超过19000公里,相当于近半个赤道的长度,习近平主席最远的电话通到了这里。
从新华社报道中可以看到,习近平主席同外国领导人通电话,很多都安排在北京时间的晚上。这样的日程安排,充分考虑了时差因素,体现了对外国领导人的尊重,也是习近平主席夙夜在公的一贯风格。以5月15日这天为例,白天,他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讨论了国务院拟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当晚,又同非洲、欧洲领导人通了电话。
问题3 最早通电话的是谁?
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1月22日、腊月二十八,在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主席分别应约同马克龙总统、默克尔总理通电话。这也是有关习近平主席同外国领导人通过电话沟通疫情的最早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