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些“中心”看习近平对香港的珍视
热解读紫荆花开正烂漫,踔厉奋发启新程。
2022年7月1日,香港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庆典日。
时隔五年,习近平主席再次亲临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对香港进行考察。
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习主席明确表示:“中央政府完全支持香港长期保持独特地位和优势,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
除了这几个“中心”之外,香港另一个新标签亦不可忽略: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国家已将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纳入‘十四五’规划,对香港有很高的期望。”6月30日,习主席专程前往香港科学园考察,为香港着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指明方向。
香江之畔,潮起潮落,狮子山下,生生不息。
无论是始终保持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还是不断巩固发展传统优势产业;无论是经济发展“蛋糕”越做越大,还是多年被众多国际机构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香港回归祖国后继续保持原有优势,并在“一国两制”方针下,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断续写发展新故事、繁荣新传奇。
2017年7月1日上午,《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签署仪式。
2017年7月1日,习近平主席亲自见证《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启动。
“对香港、澳门来说,‘一国两制’是最大的优势,国家改革开放是最大的舞台,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是新的重大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主席关心、推动下,香港步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既是受益者,又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参与者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促进者。
十年间,香港国际机场扩建、港珠澳大桥建成、广深港高铁全线通车,一系列“超级工程”打开香港新空间;“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相继落地,为香港金融市场注入新活力;成功举办六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成员……乘着国家发展的浩荡东风,“东方之珠”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香港好,国家好;国家好,香港更好。
翻开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央对香港的清晰定位和科学规划跃然纸上:支持香港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