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县6年来免费提供墓地和骨灰盒,现在怎么样了?
经验是否能复制推广到全国?
殡葬改革始终是舆论场关注的话题。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董事长潘保春提交了“加大殡葬行业改革”的议案。他建议,应加大殡葬业立法研究,尽快出台《殡葬法》,规范行业乱象,为离世的人提供免费墓地和骨灰盒。
2017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就开启了这样一场改革。具有当地户口、在沂水去世的民众,其遗体运输费、火化费、骨灰盒费、公益性公墓墓穴费、墓碑使用费、碑文刻制费全部免除,逝者统一免费安葬在公益性公墓,相关费用由县、乡两级财政承担。
六年过去了,这场改革进行得如何?沂水经验是否能复制推广到全国?
从大操大办到全链条改革
5月31日,沂水县龙家圈街道前埠子社区后埠子村,97岁村民熊淑英去世。她的家属第一时间通知了村主任张其东,张其东则赶紧通知了包村干部、龙家圈埠子管理区副书记张文强,以及红白理事会的其他成员。
红白理事会是沂水殡葬改革的“抓手”,每个村都有红白理事会,成员有三五名,包括村支书(村主任)、村两委人员、村中老党员以及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者等,红白理事会主任通常由村主任兼任。
张其东等人赶到后,帮忙为逝者整理仪容、办理死亡证明,另外还帮忙招待宾客、记账、组织追思会、举行安葬仪式等。张其东说,“我们要和家属商量好,什么时候开追思会,什么时候火化,信息报给街道党工委,由他们联系民政,安排好车辆,公墓那边也要提前准备。”
丧仪中,“披麻戴孝”“扎纸”“大棺材”消失了,从城市里学来的追思会成为重要的环节。熊淑英的追思会有三四十人参加,先致悼词、宣读逝者生平,再默哀行鞠躬礼。
5月31日上午,沂水县后埠子村,在熊淑英的追思会上,张文强(左)致悼词:希望家属节哀顺变……上孝老人,下教子女,团结邻里。
追思会由张其东主持,张文强为其致悼词。村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有村两委、乡镇干部参加丧事,是极有面子的。曾有临沂市领导在沂水调研时遇到追思会,也就顺势参加。
张文强在悼词里这样介绍熊淑英,“她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她养育了7个子女,是受人尊敬的好邻居、好村民。”他也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又一次为殡葬改革做普及,“为逝者办追思会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精神文明和移风易俗的需要。这种形式简短、隆重,有仪式感,是对逝者最大的尊重。”
追思会结束后,逝者遗体被送到殡仪馆免费火化,骨灰被安排进免费公墓,由逝者家属及红白理事会成员一同举行安葬仪式。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