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送外卖不进工厂?国务院发文
今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一份重磅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在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当下,出台这份《意见》,意义非凡。
党和国家层面针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出台重磅文件,可以追溯到7年前。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首次就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专门进行谋划和部署,明确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以及改革举措,厘清了为什么改、怎么改、通过什么途径、达到什么目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为什么要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因为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产业工人是其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可以说是党最坚实最可靠的执政基础。此外,产业工人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各领域都在改革,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也不例外。
《意见》提出的目标较7年前更为具体:力争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0名左右大国工匠、10000名左右省级工匠、50000名左右市级工匠,以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各级工匠人才为引领,带动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
我们可以从《意见》中一些提法的变化,看出当下所需产业工人的新变化。
比如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要升级,人必须跟着要升级,长期钻研一门手艺的老师傅也要学新技能,甚至是从没接触过的跨领域知识。适应现代高端先进设备、熟练运用现代技术、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产业工人,才能跟得上时代。
“创新者多得”,这是《意见》首次的新提法。过去对产业工人提得较多的是“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如今产业工人的创新能力和劳动付出、技能水平被并列提出,也明确了国家对产业工人的期待——你们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实施制造业强国,必须依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深化改革是为了解决问题。
当前产业工人中最鲜明的矛盾,就是“有活没人干 有人没活干”,也是常说的结构性失业。这一矛盾的根源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就是工人的待遇还没有达到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预期。
《意见》从长本事、提待遇、拓展发展空间等方面来破解这个难题。
首先是供给方面。《意见》明确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就应该接触生产实际,培养一批“刚毕业就能上手”的技能人才;同时,促进产业工人知识更新和学历提升,工作了不代表学习的停止,《意见》鼓励更多高等学校、开放大学开设劳模和工匠人才、高技能人才学历教育班、高级研修班,举办劳模工匠创新培训营。
过去有一个问题经常被拿出来讨论,产业工人技能提升,责任在政府、企业,还是工人自己?《意见》也说清楚了——落实企业培养产业工人的责任。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应当是以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工会参与。
技能涨了,就应该真金白银地体现到薪资待遇上。作为全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的浙江,就有很多生动的例子。比如台州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黄艳辉,19岁时以一名普通工人身份进公司的他,现在已经是公司负责生产的部门经理,年薪40多万元,还有股权等激励。
这在《意见》中被吸纳,要求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探索对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股权激励等。
产业工人的成长,可以是横向的,《意见》提出把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纳入党管人才总体安排统筹考虑,支持各地将急需紧缺技能人才纳入人才引进目录。
也可以是向上的。《意见》要求建立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学历的双向比照认定制度,健全专业技术岗位、经营管理岗位、技能岗位互相贯通的长效机制。也就是说,产业工人可以变成工程师,一线技术能手也可以转到经营管理岗。
《意见》甚至专门明确如何“吸引更多青年加入产业工人队伍”,要求加强政策支持和就业指导、就业服务,搭建校企对接平台;改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制造业岗位对青年的吸引力;搭建产业工人成长发展平台,引导更多大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随着《意见》的印发,能够扭转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进工厂的困境吗?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