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宏达:美国网民的小红书大迁移,是否会成为一场数字冷战与文明冲突?

2025-01-16 991 0
作者: 蒋宏达 来源: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蒋宏达】

  除非美国政府在最后一刻改变主意,否则社交媒体TikTok的禁令与后者关闭在美业务似乎已成定局。因此,美国的TikTok用户开始涌向一个新的中国社交媒体应用程序——小红书(RedNote),它提供了与TikTok类似的功能。这些自称为美国“TikTok难民”的用户制作了大量带“#TikTokRefugee”标签的搞笑视频,意在取悦和逗乐小红书上以中国人为主体的用户群。

  鉴于美国政府的TikTok禁令遭遇了广泛反对,尤其是成千上万依靠TikTok从事社交商务的小型企业的反对,这场“迁移”是可以理解的,也并不令人意外。

  小红书是一款短视频应用,一直在努力优化社交商务功能。“美国人的2025年小红书大迁移”,也是一次由美国TikTok用户发起的象征性抵抗,他们中的许多人拒绝接受美国官方的说法,即“必须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TikTok,因为该应用可能是服务中国政府的间谍工具”。

  巧合的是,“小红书”中文名称的意涵加深了这一反抗行为的象征意义。考虑到其历史意义,这个名字会让那些更有麦卡锡主义倾向的美国精英(比如参议员汤姆·科顿)皱眉头。

  小红书上的“洋抖难民”们

  除了象征性的娱乐价值,从文明交流角度来说,“美国人的小红书大迁移”具有更深远的历史意义。在笔者看来,其所代表的里程碑意义,不亚于中国最新试飞的第六代战斗机所引发的震撼。

  关于美国起源的“数字化故事”与“数字化的文明冲突”

  这次“小红书迁移”,是笔者在美国生活30多年来所目睹的“最美国”的现象,因为它充分体现了所谓“美国精神”的原貌。

  美国这个国家的建立,就是关于那些被边缘化且受到政府(教会)打压的人们离开祖国,移民至一片新大陆并传承其生活方式的故事。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解读,这次小红书“迁移”,可以看作是美国“起源故事”的数字化体现。

  然而,在这个古老的故事中,最初被视作一场英雄般的奥德赛之旅,很快便走上了一条更加黑暗的道路。当被边缘化的欧洲难民迁移到“新”世界,建立了作为美国人的身份认同后,他们尝试且成功地按照自己的形象重塑了这个世界。但在此过程中,他们也对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犯下了一些有史以来最恶劣的反人类罪行。

  显然,小红书上的中国用户们不必担心遭受这种当代数字“迁移”引发的暴行威胁。然而,如果这些“TikTok难民”坚持作为美国人的认同,他们将不可避免地“试图按自己的形象来重塑小红书”,比如挑战这个以中国用户为主体的应用程序上的网络空间行为和文化规范。在此过程中,他们将制造一场数字领域的“文明冲突”,这将极大地考验这家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的网络社会中适应与接纳快速涌入的新用户群及文化规范的能力。

查看余下5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