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后凯代表:缩小城乡差距核心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2025-03-11 401 0
作者: 余蕊均、杨弃非、程晓玲 来源: 城市进化论

  今年全国两会,DeepSeek是被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绝对“顶流”。面对席卷而来的“人工智能+”浪潮,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又将呈现何种走势?

  全国人大代表魏后凯认为,新的技术、新的生产力往往会在某一些行业、某一些地区率先涌现,按照“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从城市向农村、从受教育程度高的群体向其他群体”的流向逐步扩散和普及,最终实现“均衡”。

  “早期阶段,如果没有政策干预的话,人工智能技术很可能是扩大而非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的本意并非研究人工智能,而是希望研究“未来乡村”。

  他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城市进化论专访时谈到,现在对未来城市的研究较多,但对未来乡村研究得比较少。在他看来,未来乡村不能简单理解为“未来的乡村”,这个“未来”应该和乡村、和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发展模式,这里面,当然离不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充分应用。

  面对当前的“数字鸿沟”,魏后凯建议,尽快推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治理向农村地区转移,提高农村居民的科学文化和数字素养,提高他们在全社会数字化转型中的适应能力。

  “我们现在要缩小城乡差距,核心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他同时提醒,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千万不能遗忘农村、遗忘农业,一定要千方百计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01

  建立农业农村导向型的农民增收模式

  城市进化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和往年相比,“千方百计”这个提法首次出现,您如何理解它的指向性?有何特殊意义?

  魏后凯: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在2007年达到最高点之后,相对差距不断缩小。2024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34,比上年缩小0.05,下降幅度应该说不小。

  另一方面,相对于发达国家接近1:0的收入比来说,我们的城乡收入差距仍然比较大,并且绝对差距仍在不断扩大。2016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绝对差距突破2万元,2023年拉大至3万元,去年达到3.1万元。所以,缩小城乡差距,核心就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还有一点很重要,这些年我们刺激农村居民消费,这部分增长很快,2016年以后,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已经远低于城乡收入差距,下一步要刺激农村消费,扩大农村内需,实际上就面临农村居民增收的问题。

  城市进化论:从统计数据来看,这些年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速其实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您认为下一步应该从哪些方面促进农民增收?

查看余下6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