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农民小麦收成情况考察报告
我自五月三十一日到家,到六月三日,四天三夜的时间,系统参与了豫西农村整个收麦的过程,并通过个人劳动、田间调查、问询采访等方式,记录了一些情况,所得数据和材料不少,故整理成潦草的考察报告,以供大家参考了解。
一、小麦粮食产量及农民收入情况
每年河南的小麦收成情况都差不多:去年有雨,今年有风,不确定的天气因素都会影响收成。一周前河南刮大风,小麦倒伏了不少。小麦部分倒伏造成的最大影响不是粮食产量减少,而是影响其余正常小麦的收割。如田间有部分小麦倒伏,农民会在收割机作业之前,拿镰刀把倒伏小麦手动收割,否则会造成机器碾压而造成部分减产。粮食浪费,这在我们看来是不可饶恕的事情。
今年小麦收购价为1.2元一斤,每亩地大概产千斤左右。如我家有四亩地,平均每亩产量为一千二百余斤,即每亩小麦售卖后有一千五百多元。小麦用收割机收割每亩需花费五十元,收割完后需自行装车运到粮站售卖。之后要紧赶着犁地(将麦茬打碎糅进土地)、播种(玉米种)、施肥(伴种肥)、浇地。几项完成以后,才基本结束夏初的农忙。
自小麦从去年十月底种上开始,到如今六月初的收割,八个月的时间里,大概有如下几项支出统计:犁地为每亩三十元,种子每亩需四十元,化肥每亩一百五十元,追肥大概也这个价格,浇地需用水泵,水泵电钱每亩合约十五元(根据天气情况决定浇地次数),除草剂除虫剂增产剂等合计约为两百元......减去以上各项基本支出,每亩地净收入为八百元左右。去年小麦收购价为一块零六分,今年涨了一些,在产量变化不大的前提下,收入还是有所提高的(每亩地多收入一百多元)。
当然,以上这些支出肯定是抛却人工成本的,在计算收入过程中,我们一般不会将人力成本计算在内。拿我父亲叔伯等的话来说就是,人力是不能计算在里面的,这其中有一个人力的金钱衡量问题,你在厂里干一天一二百元,那半年多种一亩地,才余千八百块,厂里一星期就挣回来了,那照这么算肯定不如不种,但是不种怎么行?这是本业,你在外务工是因为农闲,老了后也待不到厂里,还是得回来,回来干嘛?回来家里好歹有个地,有个地,心里就踏实。
我在采访调查之时,会帮助农户一同收割小麦,当个帮手总归能起到一点作用,也能在劳动之余和人聊聊别的。在闲聊中我得知,今年小麦整体较瞎(瞎,河南方言,意思是干瘪不饱满),成色并不算好,但出乎意料的是,虽然单个小麦较瞎,但产量并不减少,故推断可能和喷洒的增产剂和近来天气有关。暮春以来,今年河南的天气较为正常,并未出现连绵阴雨天和暴晒天,这都是对小麦产量可造成影响的因素。但产量和麦种的关系倒是不大,附近几家农户的麦田用的麦种品牌并非统一,在产量上也并未有较大差异,故而可排除此项因素。
感谢您对红歌会网的关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