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章流: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浅谈粮食生产安全
自2016年4月15日我国成立第一个国家安全教育日以来,国家安全教育广泛开展,深入人心,通过国家安全教育学习以来,使我感到国家安全教育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譬如,以往我仅局限于认为保卫国家领土不受外来之敌入侵就是国家安全,但通过近几年来参加的国家安全教育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国家安全不仅只是军事上的强大和安全,它还涉及到国家的方方面面,诸如政治安全、生产安全、经济安全、网络安全、生物安全、海洋安全、民族团结……等等。国家安全随时随地存在着,就在你我每个人的身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在工作岗位上。各行业的安全构成了国家安全的庞大体系,维护国家安全需要各行其道,各显其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综合发力、协同发展。国家安全关系到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个个都是国家安全的责任人。
在国家“三大经济安全”中,粮食安全居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之首。粮食安全不仅只是一个民生吃饭问题,而更多的是一个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国家问题。我国国家安全法明确提出了“国家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现结合自己的专业岗位,谈谈粮食生产安全的体会。
纵观我国粮食生产史,新中国成立之前,粮食生产仍处于刀耕火种、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状态,百姓食不果腹。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已从1949年的20%左右提高到60%,进步很大。解放以来,我国兴修水库、造田造地、改良土壤,彻底告别等天吃饭的历史,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单产和总产都得到大幅度提高。以水稻生产为例。20世纪六七十年代,遵照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农业生产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所有耕地全是用来种植粮食作物,但培育新良种滞后,以种植“包胎矮”“广选”等常规老品种为主,由于品种退化,管理粗放,亩产量才是五六百斤,人们一直在温饱线上挣扎;到捌玖十年代以后,开始推广种植杂交水稻新良种,加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激发农民种粮的生产积极性,亩产一跃超千斤,从此,彻底解决了一直困扰人们吃不饱饭的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袁隆平为带头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创新培育了多个水稻优质杂交良种和超级杂交水稻良种,亩产超吨粮,品质超群,全面实现了从吃不饱到吃饱,再到吃好、吃安全的三级跳跃。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粮食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更是保障一个国家安全和稳定发展的物质基础。保证粮食安全不但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更关系国家的安全稳定。习近平指出,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要创新粮食生产模式,优化生产技术措施,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着力提高粮食生产效益。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必须长期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进口农产品只能用来调剂余缺,并不是越多越好,更不能完全依赖国际市场。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