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和金钱的转换
《华尔街日报》16日报道称,根据知情人士透露,马斯克表示,他计划每月向一个支持特朗普竞选总统的政治行动委员会捐款大约4500万美元,以助力特朗普入主白宫。《华尔街日报》还称,该委员会名为“美国政治行动委员会”。
特朗普听闻后,隔空回了个俏皮话:“嘿,我的右耳听了这话,感觉恢复得比预期还好呢!”
这个消息尚未实锤,因为马斯克本人尚未确认,但冲击波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每个月4500万美元是大手笔。其次马斯克影响非凡,不仅可以影响美国的科技和金融界,同时还代表着美国的主要舆论平台之一“x”的立场。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那就意味着特朗普胜利的可能性很大。
但这个消息能够迅速发酵的本质,并不是马斯克是否大手笔支持,而是意味着美国权力和金钱之间的相互转化。
有一说一,美国大选其实有利有弊。
美国大选的主要利益:站在美国立场看,美国大选其实是美国最重要的政治活动,是保持社会活力代谢的重要方式,非常符合美国的社会运转方式。
美国大选的主要弊端:常常会变成烧钱的游戏,赤裸裸地体现出资本主义的特征,丝毫不避讳。以2020年总统大选为例,美国投票人数达到历史峰值,但与此同时烧钱也是史无前例,特朗普和拜登花费了100多亿美元。注意,是100多亿美元,不是其他货币。
理论上来说,美国总统掌握大权,但并不掌握金钱。那么他们烧钱的资金从哪里来?当然是筹钱。根据游戏规则,筹钱对象必须是美国公民。如果外国人跑去捐款,那是意图干预美国内政。
筹钱方式大致分5种:
1、自掏腰包,只能在某些项目上偶尔为之。2016年特朗普第一次大选时,曾因为素人参选而筹集经费不是很充足,他表示要自掏腰包补贴。
2、党内经费,少得可怜。2016年希拉里在大选中只拿了1000美元的党内经费。这点钱给普通老百姓过日子倒是蛮不错,搞大选那就杯水车薪了。
3、联邦基金,可以忽略不计,主要是给那些没有筹到足够资金的“困难户”候选人,而且还需要申请。在美国搞大选,如果连经费都没有,那最好不要参与了,还不够丢人现眼的。
4、个人捐款,也就是俗话说的硬钱。什么是“硬钱”?就是捐赠者出于对选举人的爱与支持,而拿出的资金。理论上来说,捐出去,就不能要求回报。个人捐款是竞选经费的主要来源,分大额捐款和小额捐款,充分体现了美国的选举特色。
大额捐款主要是富豪。以2020年大选为例,拜登获得了大量富豪及其配偶的捐款。
小额捐款主要是基层选民。以2012年大选为例,奥巴马阵营募集的竞选资金共计7.22亿美元,其中来自小额捐款者(个人捐款200美元以下)的合计为4.83亿美元,占三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