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不靠恩赐的妇女解放是完全可能的——新中国妇女风采
今天,国际三八劳动妇女节,重新翻看毛泽东时代劳动妇女飒爽英姿的图片,不禁感慨万千。
今天的女性,又有几人享受过这种自信和自豪感?
今天,有许多人,包括女性,讨厌“妇女节”的称号,而将其改称为“女人节”、“女生节”、“公主节”、“女神节”等等。
似乎这样一改,就更加好听、更加时尚、更加优雅了。
但实际上,这一更改,却不动声色地暗含了对女性的贬低:女性不能自我定义,只能以男性为坐标来定义。
是的,劳动妇女不够性感、不够窈窕、皮肤是黑的,讲话粗声大嗓门,那又如何?女性本来就不应该为讨好男性而存在,不该为了取悦于男性而刻意委屈自己。
女性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自证的、不依附于男性的主体性。
如果从法国大革命开始算起,妇女解放运动已经持续了两百多年,今天仍然看不到尽头。
毛泽东主席对妇女解放运动的看法最深刻的,他说:“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办到的事情,女同志也能办得到”。
毛主席实际上指出了:提升妇女地位,实现男女平等,最根本的方法,是要让女性在社会生产力中据有和男性相同的地位与重要性,“妇女能顶半边天”!
否则的话,真正的妇女解放是不可能的。
人类母系社会的结束,从生产力的角度看,就是渔猎取代了采摘成为人类最重要的劳动方式的结果。
此后,无论是农业文明,还是工业文明,男性都居于绝对主导地位,也就由此建立了对女性的优势,乃至统治。
所以,在毛主席看来,对妇女来说,劳动绝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还是妇女解放的主要通道。
新中国的妇女获得了空前的、甚至高于欧美发达国家的社会地位,和毛主席的这一思路密切相关。
毋庸讳言,这些年来,妇女解放出现了倒退。中国的一些主流媒体,如“非诚勿扰”之类,每天都在宣扬女性要主动通过依附来寻求幸福。
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温毛泽东时代这些意气风发的妇女形象,就具有了极大的现实意义。
它告诉我们,不靠恩赐的妇女解放是完全可能的。
妇女解放需要宣传、需要教育,更需要斗争!
新中国妇女风采
申纪兰(左)和妇女们在一起劳动。 从纺织女工到中华人共和国首任女副总理——吴桂贤。 劳动之后的田间小憩。 女民兵通过检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