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满:“方方日记”境外出版有何政治意味?
这两天疫情的中心在欧美,但舆论的中心仍然在中国,这是因为中国出了一个方方,方方写了一本“方方日记”。4月8日,媒体报道,这本“方方日记”以“武汉日记”为书名的英文版和德文版就要出版了,正在亚马逊网站上预售。这与“方方日记”最后一篇日记发表仅仅过了两个星期,两个星期就完成了这本书两种语言的审核、翻译、编校工作,可谓光速。
为什么境外出版商这么心急火燎地抢着出版“方方日记”呢?先看看亚马逊对该书的介绍:
从2020年1月25日开始,著名的中国作家方方开始在网上发布日记,帮助她与自己了解在武汉发生的事情。这里是COVID-19爆发的震中。日记内容是一手记载、信息量很大,她的文章实时记录了病毒的广泛传播及政府对市民的强制隔离。
每日,她都为千家万户的普通中国人代言,表达他们的恐惧、绝望、愤怒、希望;反思强制隔离带来的心理影响;互联网既是社区的生命线,也是虚假信息的来源;更悲惨的还是那些被病毒夺去生命的家庭和朋友们。
只是一个政府利用科技密切监控公民,紧密控制媒体的国家,写作者大多会自我审核。而在这一致人死命的严峻情势下,方方勇敢地站出来,声讨社会不公、腐败、滥用权力以及导致这场疫病的系统性政治问题。正因为她的声音已经接近“异见者”,也使得她付出了代价:政府短暂的关闭了她的博客,删除了她发表的许多文章。
《武汉日记》是一个记录真实事件展开发展的引人入胜的目击记录。她捕捉了被隔离但无法获得可靠信息的人们的每日生活,以及不断变化的心情与感受。方方实时记录了这次全球健康危机的开端。她也展示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时许多国家在重复的模式与错误。
《武汉日记》融合了恐惧与反乌托邦,记载日常生活却又有深度。这是一个记录我们时代的出色文本,也为权威主义国家之下的隔离拘禁提供了一种独特视角。
德国版的简介:《武汉日记》是一个独特的证据,证明了这场在短时间内蔓延到世界各地的灾难的起源。这两段介绍充分显示了出版商出版方方的“武汉日记”的政治意图。
另外,最近网上又传出方方获得某文学奖候选人提名的消息,我们都知道,这一奖项都是带有强烈政治倾向的,都带有明显的西方价值观倾向,带有强烈的反政府倾向,这个时候传出方方获得这一奖项提名,也显然具有某种政治意图,这种政治意图是什么呢?
其实“方方日记”是在网络上以公开形式发表的文章,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找来阅读,现在出版商却如此急迫地印刷出版,显然是有其政治意图。这些介绍里充满了“她为千家万户的普通中国人代言,表达他们的恐惧、绝望、愤怒、希望。”“政府利用科技密切监控公民,紧密控制媒体的国家。”“声讨社会不公、腐败、滥用权力以及导致这场疫病的系统性政治问题。”“正因为她的声音已经接近“异见者”,也使得她付出了代价。”“这是一个记录我们时代的出色文本,也为权威主义国家之下的隔离拘禁提供了一种独特视角。”这些话语都是非常西方式的话语,是我们经常见到的西方攻击中国的话语,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出版商已经将“方方日记”及方方放进了他们驾轻就熟的语意表达框里,用以攻击中国政府,贬低中国人民在抗击疫情中的出色表现。
就这么不本粗制滥造的破书,西方居然如至宝
就连伊朗的卫生部官员,居然都对中国疫情真实情况产生怀疑
可悲、可叹、可笑、可恶、可恨!
就这么不本粗制滥造的破书,西方居然如至宝
就连伊朗的卫生部官员,居然都对中国疫情真实情况产生怀疑
可悲、可叹、可笑、可恶、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