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略谈“乒乓外交”的历史经验


  01

  —

  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一行乘飞机抵达北京,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应邀访华的美国团体,就此拉开了世界外交史上著名的“乒乓外交”序幕。

  新中国成立之后,美国一直对中国采取封锁、孤立的政策,在麦卡锡主义的阴影下,两国之间的民间交往也基本断绝。

1.png

  但是,在乒乓外交开始前,美国已经表现出了急于和中国改善关系的态度。

  1971年3月27日晚,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开幕前的国际乒联冷餐招待会上,几位美国选手就开始主动与中国运动员交谈。

  4月4日,当比赛结束,中国乒乓球队乘坐巴士返回运动员村时,美国运动员科恩也上了这辆巴士。由于当时中美关系尚未破冰,所以车上的气氛有点尴尬,这时,中国著名运动员,世界冠军庄则栋主动上前和科恩握手,并送他一块中国杭州织锦做纪念。

  第二天,科恩回赠给给庄则栋一件印有和平标记和“Let It Be”字样的运动衫,并与他拥抱。

  这一场面当场被记者抓住,成为世锦赛上的爆炸性新闻。

2.jpg

  庄则栋在这一事件中所表现出的大国风范与友好姿态,得到了毛主席的盛赞,说他“不但球打得好,还会办外交,此人有点政治头脑。”

  这件事情发生后,美国队的副领队立即造访中国队的驻地,表达了希望访华的愿望:“你们中国邀请我们南边的墨西哥队去访问,也邀请我们北边的加拿大队,你们能不能也向我们美国队发出邀请呢?”

  美国队要求访华的消息被立刻上报到了国家体委,但体委和外交部协商后联合呈报中央的请示报告却提出了不邀请美国乒乓球队来访的建议,周恩来总理也在报告上写了“拟同意”三个字和一段批语。

  报告呈送毛主席之后,老人家经过反复思考,审时度势,决定因势利导,同意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当天,美国总统尼克松就从美国驻东京大使馆的报告中得到这一消息,又惊又喜,“我从未料到对华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的形式求得实现。”他立即批准接受邀请。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消息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

  4月14日,周总理在北京接见了美国乒乓球运动员和随行记者,对他们说:

  “你们这次应邀来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我们相信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将会得到两国人民大多数的赞成和支持。”

3.jpg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在美国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掀起了一股“中国热”。

  在这样有利的氛围中,毛主席、周总理决定对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1971年1月5日转达的尼克松的口信作出答复,表示愿意接待美国总统的特使甚至美国总统本人来北京进行面对面的会谈。

查看余下6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9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9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