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田|四一二事件的政治后果:国民党的自我塑造以及共产党的被塑造


  四一二事件的政治后果:国民党的自我塑造以及共产党的被塑造

  老田

  【本文内容是二〇一七年四一二事件前夕,应“女神读书会”邀请做的微信讲座。今年恰逢建党百年,特加少量文字修正,发出来,纪念那一段艰难的革命历程。】

  1927年的四一二事变,杀人极多所以是惨案,同时,杀人目的是要借此完成决绝的政治变革——重新划定敌友范围,就此,国民党在此过程中间进行了自我塑造和更新,而共产党也同时被塑造。

  四一二事变之后,国民党在政治上进行自我塑造的主要变化:一是对工农划清界限在国内亲近上层阶级;二是对外放弃反帝目标选择成为英美主导的世界体系的附庸。但,最最重要的变化是国民党内部的军政关系变化——开始实施蒋介石为首的“枪指挥党”;汪精卫及中央执行委员会被边缘化,各国民党基层组织多被取缔和镇压。

  上海四一二事变中间,国民党上海市党部持坚决反对态度,结果被追加镇压;马日事变中间除了镇压工会农会组织之外,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同被镇压。四一二之后一年内,共产党员被杀2.6万人,群众被杀近30万。国民党党员由121万下降为22万,整个党务系统的基层组织基本上被摧毁,此后直到国民党最后转进台湾,再也未能恢复有活力的基层组织。

  事变后共产党被斩断了上层联系,只能够深入农村与农民混在一起,只能够选择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真正做实和落实,以创造有效的根据地政权,同时拿起武器进行武装革命。从前的共产党员还对上层阶级“不死心”的那部分,成为“托陈取消派”另组新党,与继续革命的那些划清了界限。

  四一二事件,对于共产党的“被塑造”的内涵,最为重要的是:共产党此后只能够深入农村与农民紧密结合,只剩下底层通道可以走了,此后工农运动开始转型为服务于创建一种新的政治,追求根本性的变革,而不再着眼于眼前利益的博弈;而拿起武器干革命,在力量对比严重不足时期,就需要一种弱势竞争方略,毛教员的游击战十六字诀和关于持久战的方略,大前提都是力量对比不足。

  革命政治的核心内涵,最终是要创造农民占优势的组织,以及颠覆旧有的思想观念,由此造成政治和文化优势的转移到多数人手里,地主富农的经济优势不再延伸到政治和文化方面起作用,这其实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原本概念内涵,这样的新民主主义一经完成,就已经是一个不符合私有制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没有提到新民主主义的概念,但是,却从经验调查角度揭示了:革命的内在博弈结构——创造新的政治和文化优势去颠覆经济优势。

查看余下9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9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9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