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丨守正与创新:对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考验
【提 要】如何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与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要研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而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所忽视。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要认真学习和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忽视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这两种倾向都是很危险的。
毛主席在写《反对本本主义》的时候,一定是对当时存在的教条主义深恶痛绝。从中央苏区到遵义会议,从延安整风到党的七大,毛主席几乎都在致力于反对教条主义。在毛主席看来,马列主义的书是一定要读的,但是,把马列书里的语言直接来套中国革命的实践,那是一定要出问题的。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
在新中国建立起来之后的近三十年,毛主席一再强调:要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要多读几本书。这段时期,毛主席所强调的内容似乎与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当然,这种不同恰恰是在中国革命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党内存在的问题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在民主革命时期,那些教条主义之所以十分盛行,正是因为有些在莫斯科受过训练的知识分子,因为只知道读书,而且是读死书,而不了解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情况。在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还处在幼年的时期,这样的教条主义还是很有些市场的。然而,教条主义害死人的这个事实也教育了中国共产党人,最终在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摸索出一条符合中国革命实践的正确道路。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不能说,教条主义就完全的销声匿迹了,但毕竟像在民主革命时期那样有着巨大危害的教条主义已经不复存在了。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全党的理论水平确实需要有个较大的提高。从民主革命完成之后,在需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原来党内较低的文化程度与理论水平,都不再适合这要一个新的时期。因此,全党迫切需要提高文化水平与理论水平,这才有可能适应完成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
应该说,新中国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确实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在全党的理论水平上,距离时代的要求还有一定的不足。而这种理论水平较低的状态,确实对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还是达不到要求的。所以毛主席多年来,一直要强调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
在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着阅读经典著作与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之间的某种差异。要解决中国的问题,当然需要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中国的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然而理论本身也有自己的源与流,如果抛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源头,那么要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工作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失去根本。现在开始讲守正创新。守正,应该就是指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现实来说,还是恩格斯说的,马克思两个伟大的发现,一个是唯物史观,一个是剩余价值理论。唯物史观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而剩余价值理论,则是对当今世界整体现实观察的一种方法论和出发点。对于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掌握这两条理论都是至关重要的。至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对具体实践的指导和观点,都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并决定其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