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干强:西方经济学是怎样误导落后国家的?


——《论〈资本论〉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批判及其现实指导价值》之四

  (六)揭示落后国家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特点

  资产阶级经济学不但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而且在同一历史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表现。《资本论》的序言和第二版跋中,精辟地评价了当年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落后于英法等国的德国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这对于我们认识落后国家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般特点,很有启发意义。

  1.落后国家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一般会照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资产阶级经济学。马克思在谈到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说时指出,“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缺乏生长的基础。它作为成品从英国和法国输入;德国的政治经济学教授一直是学生。”[1]“德国人在资产阶级经济学衰落时期,也同在它的古典时期一样,始终只是学生、盲从者和模仿者,是外国大商行的小贩。”[2]看来,这种现象在资本主义还不发展的国家是普遍存在的。对于这类国家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者来说,既然本国还没有产生出符合本阶级需要的经济学,那么到资本主义发达的外国去照搬现成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就理所当然。

  2.落后国家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往往会曲解别国产生的经济学。马克思在谈到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时,指出“别国的现实在理论上的表现,在他们手中变成了教条集成,被他们用包围着他们的小资产阶级世界的精神去解释,就是说,被曲解了。”[3]也就是说,落后国家的资产阶级学者虽然会搬用外国的经济理论,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理解这些外国经济理论是对外国经济现实的反映,换句话说,他们往往会离开外国经济的现实来认识外国经济理论的形成。他们作为落后国家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往往会把外国理论当成脱离实际的教条,并用包围他们的本国落后的小生产者的思想意识去曲解它们心中的教条。这也是值得重视的思想现象,即落后国家的资产阶级学者往往会用本国落后的思想观念去曲解先进国家的经济思想。

  3.落后国家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已不存在取得独创性成就的可能性。马克思指出,“德国社会特殊的历史发展,排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在德国取得任何独创的成就的可能性,但是没有排除对它进行批判的可能性。就这种批判代表一个阶级而论,它能代表的只是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最后消灭阶级。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4]这个论述具有认识方法的重要指导意义。经济理论是对经济现实的反映,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要产生出超越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这是不符合唯物史观的反映论的。但是,在落后的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一旦产生,却可以在科学性上超越发达国家的一切资产阶级经济学。因为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基本矛盾,已经产生出向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工人阶级是这种趋势的推动力。在唯物史观指引下,新产生的工人阶级经济学能够做到客观地反映这种趋势,因而具有超越一切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科学性。这就启发我们,落后的国家要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决不能把希望寄托于任何资产阶级经济学,而应当坚持用马克思创立的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作为指导思想,走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才有光明的前途。

查看余下5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