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不能让爱劳动的人带走那个“爱劳动的时代”
爱劳动的劳动模范走了。
李素文和她的荣誉奖章
正逢2022年的清明节,4月4号那个著名的劳动模范,当过国家领导人的“卖菜大姐”李素文走了。中间隔个清明,4月6日那个被称为“最美奋斗者”的邢燕子悄然走了。
最美奋斗者邢燕子
她们都是爱劳动的劳动者,最爱劳动的劳动者忽然离我们而去,忽然觉得这“劳动”二字显得久远、亲切而陌生。
正在称菜卖菜的李素文
李素文,一个老家在河北乐亭的勤劳朴实的姑娘,1956年从河北来到沈阳当了一名售货员,凭着为人民服务的质朴和勤奋,成为备受社会尊敬的劳模,42岁当上人大副委员长。多次受毛主席赞扬。1978年“从天上回到人间”,成为一名普通百姓。她一生可用三句话概括“当劳模辛辛苦苦,当干部坎坎坷坷,当老百姓快快乐乐。”她一生接受采访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斯人已去,千秋功罪,自有历史评说。
邢燕子,1958年响应党中央号召,到天津宝坻当了农民。后来在全国粮食危机时,成为当地一名劳动能手,成立了“邢燕子突击队”,人民日报专门发表介绍邢燕子的长篇通讯,身为人大副委员长的郭沫若,亲笔创作了《邢燕子歌》。她5次受到毛主席接见,13次受到周总理接见,从党的九大到十三大,她都是党代会代表。2009年,她当选100位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这两个女性,不论她们居官也好,当巾帼模范也罢,她们留给这个这个世界最普通最光荣的称谓,恐怕就是“爱劳动的劳动者”,这是伴随她们终生的光荣,关于他们作为普通劳动者的不平凡事迹,全社会都知道,这是她们给这个世界留下的最为光辉的印记。她们的人生因为她们爱劳动而光彩。劳动光荣,劳动者伟大。
想起她们,便想起因为她们这样的一代人在她们那个时代流行的一首歌:“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想起她们,就想起毛主席那一段著名的话:“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工农群众相结合。”
想起他们,便想起一群人,董家耕、侯隽、尉凤英、吕玉兰等等,便想起在河南郏县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知青们,甚至想起后来两千多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们。不管后来怎么评价这些重大的历史上事件,但今天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正是解放以来有了这一大批与工农相结合的青年朋友,我们的共产党才继承了老一辈的革命思想和美好传统,才引领了新生共和国一代代人爱劳动、爱工农的浩然正气,才成为共和国新一代的精神主流,才支撑起共和国巍然屹立的不倒江山。今天共和国的主要领导者,人生多半有这样的光荣的历史。这是我们在美国及西方势力一次次对我们实行颜色革命的背景下,我们依然巍然屹立于世界的根本保证。不管你怎么想,我认为这都是不可否认的历史。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