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永岩:“斗争”强音发出后热捧网红病毒意在何为?


  5月5日,常委会发出坚持动态清零方针不动摇,并号召与干扰动态清零大政方针的错误倾向进行坚决斗争。谁也不会料到,时隔两天,媒体又借助境外《柳叶刀》的一篇文章,开始了集团轰炸一般热捧长时间干扰动态清零、民愤极大的网红病毒。人们不由得万分惊愕,这种轰炸式热捧是冲谁来的?剑指何方?

  疫情以来,网红病毒干了些什么?网络有记忆,人们有本账。有网友沿着时间轴纵观网红病毒这几年的发声,可以理出一条清晰的逻辑主线:1、中国五千年文明是瞎扯,别觉得自己牛哄哄的。→2、美国很好很强大,居于全球公关卫生体系的顶峰。→3、进口疫苗优于国产疫苗,好比进口车和国产车,辉瑞新冠药效果好。→4、世界要学会“与病毒共存”!5、(新冠)危害低于流感,与流感没什么区别。6、武汉筛检=能把一年的饭一天吃完吗?武汉全检要五年。→7、封控式防疫代价太大,上海坚持的精准防控才是正道。→8、美国躺平死几十万老人,并没有降低平均寿命,属于非常正常。→9、不开放国门,迟早会有经济危机,经济危机要死很多穷人。→10、今后抗疫,维持生活正常化应该放到跟动态清零同样重要的位置。→11、奥密克戎已经变得很温和,多数无需住院,可以居家憋死病毒。12、上海疫情上升己被打断,只是倒春寒,无须再加强防控。

  正是连续几年这一套与国家动态清零方针唱反调的“网红专家”结论,影响了上海与国家在抗疫上保持一致,造成上了上海几十万感染,数百人死亡;造成了中国自武汉疫情以来又一次最险恶的疫情泛滥。险些使上海翻车,进而使整个中国陷入疫情失控的魔沼。也正因如此,网红病毒才激起了从未有过的极大民愤,声讨网红病毒的声音此伏彼起,滔滔不绝。

  网红病毒干扰破坏中国抗疫铁证如山,人神共愤。国内媒体不会不知情。既然知情,为什么还要顶风热捧?

  这次的热捧有几个特点。

  第一、选时在常委会后,有明显的唱对台戏,挑战权威,对抗国家大政方针的意味。

  第二、三人署名文章,网红病毒既不是第一作者,也不是通讯作者,夹在中间,显然是搭车的。既然不是主要作者,谋体热捧为什么不突出主要作者,偏偏醒目标题,突出的是网红病毒?说你们没有恶意真的是很难啊。

  第三、文中夹带私货,显然与网红病毒有关。这些私货包括指责上海的封控给市民带来“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大言不惭地把国家动态清零大政方针限制在“免疫屏障尚薄弱的短暂阶段”;还有以“中国将与国际社会其他成员”,绝口不提中国动态清零是世界上抗疫最成功的优等生,还是想把优等生与劣等生拉平。

  人们不仅要问:上海人民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究竟是网红病毒使上海疫情失控造成的,还是严格防控造成的?没有失控何来那么大的压力?谁给你们权力把国家动态清零的大政方针限定在“免疫屏障尚薄弱的短暂阶段”的?你们说的“短暂阶段”有多短?怎么感觉你们的“短暂阶段”真正想说的是骂人的“短命”呢?你们也太胆大包天了吧?

  附:

  张文宏等最新发文:上海人民正在迎接走出此轮疫情的曙光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22_05_07_638626.shtml

  2022-05-07 来源:观察者网

  今天(5月7日)下午,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官方微信公号发布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等人发表的一篇文章。文章指出,

  经过上海本地和其他城市援沪医卫工作者以及上海各界人士的空前努力,抗疫策略已经显示出可观的效果,基本再生指数已由疫情开始时的9.5降至2022年5月1日的0.67。新增感染病例数在2022年4月13日达到峰值的27,719例后开始逐步下降,截至2022年5月4日已降至4,651例。“恢复正常生活秩序和复工复产正在逐步推进,上海人民正在迎接走出此轮疫情的曙光。“

  以下为原文:

  2022年2月下旬,上海出现了一轮本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据上海市卫健委通报,截至2022年5月4日,上海市累计有601942例新冠病毒感染者,其中547056例为无症状感染者,累计死亡503例。

  对来自本轮疫情期间129名患者的新冠病毒基因组系统进化特征与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中的数据相互关系进行比较,显示上海地区新发感染的病毒基因组都属于新冠病毒BA.2.2亚系。值得注意的是,BA.2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B.1.1.159)的一个亚株。

  BA.2已发现有多个亚系,且这些亚系显示出不同的地域分布模式。目前,BA2.2仅代表全球BA.2的一个小亚系(在GISAID数据库的800366条序列中有1993条[占0.25%]),该亚系的病毒序列已在香港地区(839条[占42.10%])、英国(742条[占37.20%])和澳大利亚(121条[占6.10%])被检测到。我们评估了BA2.2亚系各种突变对新冠严重程度的潜在风险,没有发现这些突变在重症与轻症病例间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提示在临床上观察到的疾病严重程度可能主要归因于患者的合并症(注:把死亡推给合并症,没新冠病毒的事)。

  尽管奥密克戎BA.2亚系的毒性较弱,但据报道,未接种疫苗的人,尤其是老年人[1],在感染后进展为重症病例或出现死亡的可能性仍较高,这已在香港地区的疫情中得到证实。香港卫生署报告称,截至2022年5月4日,第五波疫情期间1192765名新冠病例中有9115例死亡(粗病死率为0.76%)[2],而60岁以上人群(该年龄段约19.30%的人未接种疫苗)的粗病死率则为2.70%。相比之下,新西兰60岁以上人群中只有2%没有接种疫苗,这与其低至0.07%的新冠疫情粗病死率呈高度相关。

  上海拥有2500万人口,总体疫苗接种覆盖率已超过90%;然而,老年人的疫苗接种覆盖率仍然较低——在580万60岁以上的人群中,接种疫苗的比例为62%,而只有38%接种了疫苗加强针。截至2022年5月4日,在503例新冠死亡病例中,只有25名患者接种了至少一剂新冠疫苗。死亡患者的疫苗接种率仅为4.97%。如果不采取严格的公共卫生措施,包括大规模病毒核酸检测和抗原筛查,在方舱医院和隔离酒店分别隔离感染病例和密切接触者,以及对疫情严重地区实行封控,那么在没有接种疫苗的老年人中的重症病例和死亡人数可能会很高。因此,上海对疫情严格而全面的控制策略实际上是为了减少感染人数,为重症新冠病例提供早期诊断和充分治疗,从而将病死率降至最低,并为疫苗的全面接种赢得时间(注:上海严控不是为了动态清零而只是为疫苗全面接种赢得时间,还是推销疫苗和否定动态清零目标。)。

  上海的封控给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一些市民在意外危机下出现了心理压力(注:继续指责上海的封控带来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面对这些挑战,社会工作者和许多志愿者为有需要的居民从物质到心理层面都提供了帮助,做出了巨大贡献。受益于许多省市的支持,上海市民的食品和日用消费品供应得到了基本保障。经过上海本地和其他城市援沪医卫工作者以及上海各界人士的空前努力,抗疫策略已经显示出可观的效果,基本再生指数已由疫情开始时的9.5降至2022年5月1日的0.67[3]。新增感染病例数在2022年4月13日达到峰值的27719例后开始逐步下降,截至2022年5月4日已降至4651例。

  上海拯救生命的努力仍在继续。一方面公共卫生措施和社会服务在持续改善,另一方面正对数百名重症、危重症病例进行救治。与此同时,恢复正常生活秩序和复工复产正在逐步推进,上海人民正在迎接走出此轮疫情的曙光。

  上海抗击奥密克戎疫情的巨大努力对于中国在更大范围内走出此轮疫情至关重要。上海作为中国领先的经济中心和开放城市,与全国其他城市和地区有着巨大的人员交流。若任由病毒外溢,尤其是扩散到医疗资源不足、疫苗接种率不够的中西部地区,则会产生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

  在这方面,上海的严控策略阻止了疫情的持续传播和潜在的大量人员死亡。根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数据[4],中国大约有4900万60岁以上的老人尚未接种疫苗,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患有基础疾病。上海和其他城市坚持动态清零政策将有助于度过目前全国人口免疫屏障尚薄弱的短暂阶段(注:把国家动态清零政策限制在“免疫屏障尚薄弱的短暂阶段”,这胆子足够大了,谁给他们这个权力的?“短暂阶段”有多短?好在没敢说短命)。

  幸运的是,除了现有的疫苗和异源疫苗接种策略外,一些专门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新疫苗,包括mRNA疫苗(注:这是在推销已发现有严重副作用的美国疫苗)、灭活疫苗、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等也已获批在中国进行临床试验,并将很快可供应急使用。

  下一个挑战将是如何加强卫生工作者和公众的沟通,使民众克服对疫苗的“疫苗犹豫”(vaccine hesitancy),让所有人、特别是老年人和脆弱人群都能获得疫苗接种服务。此外,生产有效的抗新冠病毒药物,充实包括重症监护室和重症监护团队的医疗资源,培训能够为疾病防控提供最后一公里服务的基层医务人员等工作,都在推进之中。我们相信,中国将与国际社会其他成员共同努力(注:绝口不提中国是世界上抗疫最成功的优等生,还是想把优等生与劣等生拉平?),在不久的将来赢得防控新冠疫情的胜利。

  作者介绍及声明

  张欣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临床病毒研究室,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

  张文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上海市传染病与生物安全应急响应重点实验室;

  陈赛娟(通讯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血液学研究所,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注:三个作者,张文宏不是第一作者,也不是通讯作者,但媒体的轰炸式宣传突出的却是张网红。在张网红一伙成功破防上海,给上海和全国造成巨大生命及经济损失,常委会提出要与否定动态清零势力作斗争两天后,“二夹馅”推出张网红,媒体一窝蜂涌上热捧,不是与中央对抗又是什么?

  /吕永岩,知名军旅作家,红歌会网专栏学者。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13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