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国明:核酸检测造假的背后


1.jpg

  

  北京警方连续查处“北京朴石”“北京金准”医学检验实验室涉嫌违法犯罪问题后,5月28日,根据卫健部门转递线索,北京警方又对“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立案侦查。

  和中小学教材暴露出的问题比,核酸检测造假的社会危害性也丝毫不差。其情节之恶劣,同样令人发指。

  怎么可以这么没有底线呢?面对这个问题,我想不少人和我一样,想起了马克思写在《资本论》中的那段话: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这段话虽然不是马克思原创,但与《资本论》要揭示的秘密,是一致的。

  现阶段,我们不能不加区分地反对一切资本。但核酸检测造假的事情,确实也给我们提出了几个很现实的问题:

  1、非公有制资本的发展边界应该划在哪?

  2、国计民生领域,是不是适合非公有制资本大量的存在?

  3、社会公益事业,如果大量地引入资本,公益性会不会让位于市场性?资本获利的内在冲动,会不会干扰、扭曲公益性质?

2.jpg

  

  市场化应该也是有界限的,资本的空间也应该有边界。抗击疫情这样的特殊战役更是如此。

  如果把抗击新冠疫情比作中国正在进行的一场极其关键和特别有难度的战争。核酸检测的作用就相当于传统战争中的侦察部队,就是现代空战中的侦查雷达。只有及时并准确地发现敌情在哪,才能有针对性的布置力量,把握战机,赢得战争。

  如果侦察部队故意把队伍往沟里带,那结果会怎么样?

  而且,抗击新冠的复杂性还非一般的战争可比。为了实现快速控制,快速切断病毒传播链,需要调动大量的社会资源,要影响到很多人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节奏。

  检测出了问题,对于决策影响是最直接的。抗击新冠,怕的就是“假阴性”和“假阳性”。

  如果有疫情检测不出来,以新冠病毒那么高的传染性,会很快扩大传播面,防疫难度和防疫成本呈几何指数爆炸式增长。

  “假阳性”的危害也不小。为了迅速控制疫情传播,通常会实行小区、社区甚至更大区域的封闭管理,这会产生多大的社会成本。如果是更大范围的“假阳性”,会直接误导防疫决策机构,把更大范围的市区列入静态管理状态。这意味着大面积的社会正常运行不得不中断,孩子不能到学校上学,公司不能正常营业办公。损失会有多大?

  为了企业多一点利润,对核酸检测结果进行造假,确实丧心病狂,丧尽天良。

  但现在的问题是,不是一两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在这么做。光是北京就已经查出了三家。其他地方的检测机构都能合规检测吗?真不敢多想。

查看余下6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9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9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