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今朝:这是一棵大毒草——评《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
评科斯、王宁的《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
近日,在百度资料之时,无意之中,发现一本著作,科斯、王宁的《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中信出版社,2013年),颇感愤慨,随即在图书馆找到并借出一本,试评论之。虽然它的出版已经马上十年了,但它的影响还很大,遗毒甚广。
一、这是一棵大毒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它什么主义,更不是资本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非常明确的。普通人看了这本书的汉语书名,可能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浏览其内容,可能会觉得整体上似乎还符合现实,毕竟,中国市场经济化了。
然而,百度一下“王宁 变革中国”,就可以发现在第一条网页题为“科斯助手、《变革中国》合著者王宁简介|意见中国_网易财经”,介绍王宁为“早年就读北京大学,后赴美求学,获芝加哥大学博士,自1998年起担任科斯助手,现执教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兼任浙江大学科斯经济研究中心国际主任。王宁与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荣休讲座教授、1991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合著《How China Became Capitalist》一书,2012年3月在英国出版”【1】。
于是又查,《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与《How China Became Capitalist》是否是不同的书呢?非常轻松地在网上查到《How China Became Capitalist》的原文,一位好心人把它放在了百度网盘上【2】,简单核对它的章节和具体内容,就发现,它们应该是同一本书。这个结论又得到一篇文献的印证。该文献明确指出:“原文:How China become capitalist(Ronald H. Coase & Ning Wang How China Became Capitalist),译文: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徐尧 李哲民译)”,而且清楚地指出“译文与社会权力关系之间的隐含关系”【3】。
于是,《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就是《How China Became Capitalist》(中国怎样变成了资本主义)的中译本,只不过翻译者在翻译时,把许多十分敏感的话语降敏了(当然,这可能也反映译者并不完全赞同该书观点)。它是如何降敏的呢?比如,英文版第五章标题为“Growing out of Socialism: Capit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翻译过来大致是“走出传统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中文版的翻译是“走出传统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英文版第六章标题是“From Capitalism to Capitalisms”,译者翻译为“从单一市场经济到多元市场经济”,如果我们参照译者的译法,它其实应该翻译为“从一元资本主义到多元资本主义”。这样,两个章节标题中的Capitalism(资本主义)都被译者翻译为市场经济了!然而,仅仅是话语的降敏还不足以将整本书的主题加以改变。整本书的主题就是“中国如何变成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