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克红:共同富裕语境下推进全民社保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022-10-15 2650 0
作者: 左克红 来源: 昆仑策网

  共同富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使命,因为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就在于追求全体人民的幸福生活,这与资本主义只考虑少数资本所有者的获利动机是截然不同的。

  从历史的视角看,百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代,中国是一个贫富分化极为严重的社会,少数人拥有土地和财产,大多数中国平民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朝不保夕的凄惨生活,这种极其不合理的经济秩序使得中国共产党从开始建立起,就将建立一个更为合理的社会作为自身的奋斗目标;消灭剥削﹑压迫与贫富分化的社会,建立一个“耕者有其田”“无人不饱暖”“无处不均匀”的社会成为中国历来社会进步的自然动力;中国共产党更是自觉地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找到了救民于“饥寒压迫”社会的济世良方。马克思早就指出:贫富分化造成的“不是特殊的不公正,而是普遍的不公正,它不能再求助于历史的权利,而只能求助于人的权利”,并进而指出:“人的完全丧失,只有通过人的完全回复才能回复自己本身。”【1】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无产阶级的代表,深知中国民众的疾苦,将寻求社会公平正义救民于水火作为党的宗旨,非常契合人民的诉求与愿望,这使得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了人民大众发自内心的普遍欢迎和广泛的支持,最终取得了革命的成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功?将来如何继续成功?”【2】这一发人深省的命题。要回答这个命题,就必须从中国当下所遇到的现实国情出发,我们在建党百年时已经向世人宣布:中国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中国已经解决了14亿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正如邓小平当年关于中国发展的问题所担忧的:中国发展了之后,并不比不发展的时候问题少。【3】我们在经济总量跻身世界第二时,很多人开始关注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以及共同富裕问题,不少学者进而思考“先富如何带后富?”的问题。中国的衡量贫富分化的基尼系数一直是比较高的,以此贫富分化带来的人们的心理失衡问题,一直成为中国发展征途中的隐忧。

  从实践的角度看,贫富分化所产生的种种问题一直是我们长期以来一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物质上的相对贫困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往往成为中国社会出现极端偏激事件的诱因,在中国农村出现的一系列极端事件,不是因为吃不饱饭的问题,而是因为感到相对贫困或者没有受到公正待遇而引起的。如甘肃的杨改兰杀死自己四个孩子,自己服毒自杀的事件,非常令人震惊。这起事件的直接原因是她家的低保资格被取消。厦门的陈水总纵火焚烧BRT事件,事件的起因就是陈水总想申请的低保因为多方推诿造成了他对生活的绝望。这两起事件都是与他们的低保资格被取消或很难得到有关,由此可见,处于社会底层的贫民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急难愁盼的是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查看余下6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