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变态解读共同富裕,我忍无可忍
【作者按】讨论共同富裕的文章越发多了起来。回顾动物世界的“丛林法则”一度成为学界奉行的宇宙真理,并理直气壮地泛滥了N多年,共同富裕今天能够跻身于主流话语平台,这是令人欣慰的。然而悲催的是,或许是贾桂的思维惯性(“奴才站惯了,不想坐”),共同富裕这个中特社会主义的目标追求,竟然成为西方经济学和政治学话语争相解读的对象。而用马克思主义话语来解读共同富裕,在主流媒体和主流刊物上即便有,也是凤毛麟角。对于如此魔幻的景象,我本不想多言,但看到变态【1】解读共同富裕的某些话语越来越奇葩,越来越魔幻,已经到了荒谬绝伦的地步,我实在忍无可忍。比如,一篇名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不是福利国家的概念,它讲求劳动伦理》的文章【2】,我作了一些点评,挂出来供同志们参考。
一、“阶层”还是“阶级”?
文章说:
“共同富裕当前最大的挑战是要解决贫富分化,而贫富分化背后其实就是社会阶层的两极化,也就是财富分配极端不平衡。”
【赵评】文章作者告诉我们,在贫富分化的“背后”,不是劳动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贫富分化,而是“阶层之间”的贫富分化。
呵呵,连“阶级”都不敢正视,还奢谈什么“贫富分化背后”?连“阶级”都不敢面对,又侈谈什么“要解决贫富分化”?
一边用资产阶级话语来分析“贫富分化的背后”,一边又大谈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这两边加起来是不是有点“变态”?
我有必要声明一下:本文中所说的“变态”,不是指心理方面的失常,而是指“事物的性状发生了改变”。特别说明,请勿过度理解。
二、“先富带后富”?
文章说:
“当资本家富起来的时候,其实也在带动一大帮中等收入群体。”
【赵评】呵呵,先富的确已经先富了,而且还在遥遥领先的继续先富。问题是,先富真的“带动一大帮”了么?真的“先富带后富”了么?果真如此,哪儿来的“财富分配极端不平衡”呢?哪儿来的“贫富两极分化”呢?又有何必要如此强调共同富裕呢?
三、“中等收入群体”?
文章说:
“韭菜割的是谁?它割的不是穷人,而是中等收入群体,所以新业态很有可能不是在造福中等收入群体,而是隐藏着风险,造成财富高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中等收入群体反而可能萎缩。”
【赵评】口口声声“中等收入群体”,好像21世纪的世界只有收入差距,没有阶级差别。问题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絮絮叨叨“中产”呀“中等”呀,已经好几十年了,可是两极分化呢?贫富悬殊呢?对不起,依然矗在那里,而且愈演愈烈!低水平重复资产阶级话语就能实现共同富裕么?这不是不能揣着明白装糊涂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