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等:日本人挖的坑,有人跳进去了


  引言:问题的由来

  被尊奉为“日本理论经济学第一人”的宇泽弘文,在其著作《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中,提出了一个奇葩观点:不是“劳动决定价格(价值)”,而是“价格(价值)决定劳动”。这个观点之所以奇葩,就在于这位日本教授的论证过程和论证逻辑,很奇葩:

  “在亚当·斯密所著的《国富论》中曾举过一个著名的例子说明价格形成的原理。假设猎人射杀一只鹿需要4个小时,而射杀一只海狸需要8个小时。这时一只海狸的价值就是一只鹿的两倍,海狸的自然价格就是鹿的两倍。这是斯密所谓的生产费用论(cost of production theory)。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为什么猎人会选择付出捕猎鹿两倍的时间去捕猎海狸呢?原因就是海狸的价格是鹿的两倍。如果海狸的价格低于鹿的两倍,猎人们就会放弃捕猎海狸而选择猎鹿;相反,如果海狸的价格高于鹿的两倍,那么猎人们会放弃猎鹿而选择捕猎海狸。因此,不是劳动投入量决定价格,而是价格体系会决定劳动的投入量。一只海狸的价格可以匹敌两只鹿,难道不是因为一只海狸的价值相当于两只鹿的价值吗?”【1】

  这个出自于《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猎人故事”,引起了马政经专业某博士的极大兴趣。在转发了宇泽的这段奇葩语录之后,他附上了一句评语:“宇泽的问题问得好,但回答得不好。”老师问:“你知不知道他错在哪里吗?”回答:“老师,他把本质的东西和表象的搞反了,有一定迷惑性,没把我迷惑住[捂脸][捂脸]” 老师说:“你没被迷惑,值得点赞。用‘本质和现象’回答固然没错,但只具有抽象的‘政治正确性’。你并没有讲清楚其中的道理,所以什么都没有回答。”

  为了搞清问题,赵磊老师召集马政经专业的同学进行了线上讨论,于是有了下面的发言【2】。

【宇泽弘文(1928-2014)】

  一、肖华堂:猎人为什么愿意捕猎海狸?

  宇泽的观点是我推荐的,我先谈谈自己的看法。

  宇泽弘文说,“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为什么猎人会选择付出捕猎鹿两倍的时间去捕猎海狸呢?”价格是给定的,猎人选择捕猎鹿抑或是海狸,主要根据“价格”来进行选择,否定了劳动价值论。

  但宇泽同时追问:“难道不是因为一只海狸的价值相当于两只鹿的价值吗?”结合上下文,作者又似乎是承认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的。

  宇泽引用亚当·斯密的举例,指出“猎人射杀一只鹿需要4个小时,而射杀一只海狸需要8个小时。这时一只海狸的价值就是一只鹿的两倍。”因而,这里,作者首先将价值(本质)和价格(表象)混淆,同时在阐述自己的观点上也前后矛盾。

查看余下9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