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生:人口的负增长的影响、原因及对策
人口负增长对中国的影响绝不仅仅是代际赡养困难。
人口负增长问题是社会分配问题在劳动力再生产领域的反映。
要解决人口负增长,不能仅靠放开两孩三孩政策甚至N孩政策,否则会产生家族化、封建化趋势。
要解决人口负增长问题,要从降低青年失业率,降低劳动时长,实现住房、教育、医疗市场化转变为社会主义化,降低劳动力生存和再生产成本入手。
***************************************
17日统计局公布,2022年中国人口负增长85万。
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
这是1961年以来,首次负增长。
从总和生育率上看更明显。五常之中,中国2020年的总和生育率最低。中日韩之中,中国的总和生育率高于韩国低于日本。
总和生育率计算公式为总出生数与相应人口中育龄妇女人数之间的比例,是指该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这种生育率计算方式,并非建立在真正一组生育妇女的数据上,因为这涉及等待完成生育的时间。这种计算模式并不代表妇女们一生生育的子女数,而是基于妇女的育龄期,国际传统上一般以15岁至44岁或49岁为准。一般来讲如果总和生育率小于2.1(对已发展国家来说),新生人口是不足以弥补生育妇女和其伴侣数量的。通常把低于1.5的生育率称为“很低生育率”。
2021年以后的中国总和生育率,没有找到相对正式的统计,估计在1.1左右,甚至更低。
有人津津乐道,中国对其他发达国家有劳动力价格优势,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但是,按照目前的总和生育率看,中国劳动力枯竭的速度,在五常和中日韩,七个工业国之中,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仅高于韩国。
有人说,俄罗斯人口总和生育率下降,中国拥有人口优势,日后可以向北方渗透扩张。其实,按照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将来还不知道谁向谁渗透扩张。
有人说,日本将因为生育率低自然消亡。目前看,中国在这方面的风险也不小。
目前看,劳动力资源迅速减少的趋势很明显。
人口下降的原因,我们一会儿再说,先分析一下劳动力资源迅速减少以后可能出现的情况。
当年的韩国也好,后来的中国也好,印度也好,现在的越南也好,最近几十年的发展,都与拥有大量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有关。这些国家劳动力数量充足,价格相对便宜,与西方产业转移的生产资料或技术相结合,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生产力水平在短期内达到较高水平。朴正熙的汉江奇迹,不是他比李承晚或张勉强多少,是朝鲜战争结束后的婴儿潮叠加美日产业转移的结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