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负增长这位市委书记带头代孕生子
2023年,第一个对我们极具冲击力的消息,来自来自于统计局。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全国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这组数据意味着,我国去年全年出生人口跌破1000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转负,同时这也是61年来中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其实并不意外。因为我国人口“跌跌不休”的状态早已显现:2018年人口净增长是530万人,2019年是467万人,到2020年直接腰斩到204万人,2021年则腰斩之后再腰斩,净增人口只有48万人。细数过往几年的人口净增长数量,再加上疫情的冲击,生育意愿的减少,人口出现负增长也没什么可奇怪的。
其实,早在去年7月,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就已经提出,中国最早可能在2023年出现人口负增长。2022年8月,国家卫健委在《求是》杂志发文指出,中国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十四五”期间将进入负增长阶段。人口负增长的新局面会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必须尽早规划、积极应对。
当然,预期归预期,负增长的消息还是引起了全民高度关注。特别是当人口负增长遭遇了官员代孕生子的消息时,格外让人难以接受。据媒体报道,百色市平果市委原书记黄志愿不仅接收各种贿赂,商人黄某某在发现黄志愿有希望生子传宗接代的想法,不惜花费重金30万元,成功帮助黄志愿代孕生子。一边是人口负增长,普通人家生不起养不起,另一边是有钱有权之人代孕生子,如此强烈的对比还是让人感叹,西方国家的社会的“两极分化”矛盾正在中国突显!
毋庸讳言,人口负增长带来的冲击,正在逐渐显现。要知道,作为人口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红利”一直被视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发动机”,随着近年劳动力规模的连续多年下降,“人口红利”有可能逐渐消失,一直为社会所关注。所以,当人口负增长的这一天到来时,人们最担忧的还是“人口红利”的事情。
无论是欧美国家,还是同处东亚的日本,都曾经历了人口负增长,而韩国人口已连续第30多个月出现负增长。所以,人口负增长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的自然结果。但是,人口负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经济的负增长。与日本、韩国以及欧洲国家相比,我国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即人口基数非常庞大,拥有超大规模的人口和种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在这种劳动力供给格局中,人口红利并不会因现在人口总量下降就马上消失。正如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所言,当前我国劳动力总体上还是供大于求的,并不是说人口总量减少,人口红利就没了。中国的劳动力素质还在提高,人均受教育水平已经接近11年,和整个产业相匹配,这就是一个好的劳动力供给状况。所以,我们虽然不需要太过焦虑,但也需要认真应对人口负增长带来的冲击。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