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国明:美国对自己狠起来,连我看着都怕
美国狠起来,有时候连自己都不放过。对自己的那股狠劲,我们围观者看着都害怕。
这两天又冲上中国热搜的美国俄亥俄州氯乙烯泄露事件,就有这个特点。这个州前几天刚出现在中国的热搜榜,因为那是我们的流浪气球经过的地方,这一次是因为一起火车出轨导致的氯乙烯泄露事故以及事后官方的操作。
2月3日,一辆装满高度致癌物(氯乙烯)的列车在俄亥俄州一个叫东巴勒斯坦的小镇出轨,然后被故意引爆,美其名曰“受控燃烧”或“受控释放”,美国人就是会捣鼓概念,比如之前把滥发货币叫“量化宽松”。臭名昭著的概念换一个叫法,就显得无害又亲切。
结果化学物质整整燃烧三天,也有人说,燃烧一直持续到2月10日。燃烧的场景是这样的:
当地民众拍下俄亥俄毒云漫天恐怖场景时称:“这不是乌云,是他们烧的氯乙烯!”
无论美国政府和媒体宣传怎么“受控”,那可是燃烧的氯乙烯啊,这个东西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1类致癌物,长期吸入可能会引发脑癌、肺癌和一些血癌。氯乙烯燃烧后“释放”可是毒性更强的“二恶英”,不但可以随着空气飘散,还会形成酸雨,污染土壤和水源。
美国的政府和专家就想了这么“睿智”的处理方案?
2月5日晚,东巴勒斯坦的居民才收到紧急撤离通知。2月10日,当地政府又通知撤离的居民空气质量符合标准,水质检测也符合标准,可以回家了。
据外媒报道,在疏散区域外围的农场中,一些动物已出现中毒症状。美国一居民反映,他家养的几只狐狸已经死了。
附近地区河流已经被污染。俄亥俄州环保部门则表示,估计受影响的溪流长度约为12公里,有部分“物质”立即对鱼类产生了毒性,目前泄漏已造成约3500条鱼死亡,但饮用水质量仍是安全的。
重大的环境生态污染就这样形成了。据媒体报道,有害物质已经进入事故发生地点附近的伊利湖,这是俄亥俄州最大的饮用水源。
这一次对环境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还没有定论,有人预测这次事件已经影响更大范围的水源、空气、土壤,用美国的“切尔诺贝利事件”形容其严重性。
这个事情既有意外事故,又有故意的谜之操作。就是意外的翻车事故,发生的原因似乎也不简单。铁路通常被视作最安全的运输方式,但根据一些外媒的报道,美国已经发生过不少类似事故。美国去年打压铁路工人罢工,拜登政府背刺铁路工会。美国铁路系统的劳资矛盾和劳动力短缺问题也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这个行业正在变得更加危险,英国的卫报认为这起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事故发生之前就有人发现火车有设备故障,但问题没有引起重视。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