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金靴:网球X娜
2014年11月16日的上午,首都北京曾举行过一场万众瞩目的画展。
当天,画展的主人当天从自己100多幅画作中精选出了12幅呈现给到场的观众——这是这位艺术家“转型成为画家”后首次在大陆展出作品。
她的名字叫胡娜,前中国网球国家队国手,1982年7月被策反、叛逃至美国并改籍。
史称“胡娜事件”。
这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著名、影响力最大的一出外交灾难,也是中国体育界至今挥之不去的一道阴影。
其阴影烙刻长史之深,堪比三年前搞事情的那位前中国男足巨猩。
1982年7月胡娜在美国加州随中国代表队参加联合会杯时不告而别、只身向美方“寻求政治庇护”后,美国媒体立刻聒噪:
中国女网球运动员突破政治的枷锁……
80年代后期,她投奔台湾后还受到过老贼李登辉的接见,台岛媒体又争相将其塑造成“投奔自由的反共义士”……
胡娜是单纯的体育事件吗?这背后都是血淋淋的政治而已。
她曾经狡辩:
我又没拿台湾一毛钱,凭什么这么说我?
但其实她受台湾鸿禧大溪及地中海国际中心的聘请,出任高端网球顾问,同时还为香港Star TV担任资深网球球评。
2014年5月18日,胡娜在接受udn tv《面对关键人物》专访时也提到,80年代她在美国打球时曾得到台湾企业的金钱援助,并让她得以在美国买了房。
就像她一直在塑造自己“反举国体制、冲破举国体制束缚”的所谓“放飞派”体育运动员那样,其始终强调自己当年背叛国家不过是为了有机会去参加世界一流网球公开赛——可事实上,这位当年只有19岁的丫头,不过是中了美国中情局和台湾特工组为她精心安排的一出美男计罢了。
早在1979年,顺着中国新领导人风尘仆仆跨过太平洋去和美国交好的“春风”,中国网球国家队造访美国。
当时小队员男女各选了一个,男的是刘树华,女的是胡娜。
1979年的那次访问,让彼时年仅16岁的胡娜眼界大开,她彻底被美国繁华的商品经济和奢侈的赛事条件被迷倒。
这一切,美国人都看在眼里。
两年后,胡娜参加白宫杯并勇夺女单冠军,美国网协立刻借这个由头给中国方面发函,邀请胡娜去美国训练。
起初我方因为美方的邀请名单里有中国台北队员等原因,不予批准。
多年以后,队友李心意说胡娜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告诉李心意说:
国家不让去,咱们自己找赞助去美国怎么样?
看吧,脱离国家的意识已经萌发。
一年后的7月21日,美国加利福尼亚,联合会杯中德之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