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有的年轻人为什么会认为,喜儿应该嫁给黄世仁
无论是歌剧《白毛女》,还是电影《白毛女》,前些年,网络上的一些声音对于这部戏可谓发出某种相当嘈杂的噪音。其中在年轻人当中流传的一个观点就是,喜儿应该嫁给黄世仁。嫁给黄世仁,喜儿和他爸爸杨白劳就能过上好日子,她爸爸也不至于喝盐囟自杀。
听到这样的说法,很容易让人想起当年的晋惠帝所谓“何不食肉縻”的说法。今天的很多年轻人,根本不知道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所宣扬的这个观点,本身都是主观上的想当然,没有任何现实的依据。
在《白毛女》中,为什么黄世仁一定要让杨白劳拿喜儿顶债?黄世仁就是看上了喜儿的美貌,从一开始就要憋着一股子坏心思,要占有这个美丽的农家姑娘。这也就是说,即使黄世仁看上了喜儿的美貌,他也不可能真的会娶喜儿。黄世仁不过是拿喜儿当作玩物。这也正是为什么杨白劳不愿意拿喜儿去顶债的根本原因。因为杨白劳非常清楚,喜儿进了黄家,就等于羊入虎口,不可能有任何好的结果。如果喜儿嫁给大春,至少两家都是平等的。在那个社会里,喜儿和大春两家可以明媒正娶。而黄世仁,能给喜儿最好的待遇也就是一个妾,或者说是姨太太。但是在戏里,黄世仁是要把喜儿卖到窑子里去。
或许有人会说,做妾、做姨太太也没什么不好,至少衣食无忧,好歹也比嫁给大春强。说这种话的人,根本不了解,一个妾、或者一个姨太太,在旧社会的大家族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在旧社会,绝大多数劳苦人民,不会想把自己的女儿嫁到有钱人家做妾,女儿们自己也没有多少愿意去给有钱人做妾。因为作妾本身就比做婢女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穷人的女儿们没有自己的性权力,而有钱人家的老爷、少爷则拥有着对这些女孩们几乎无限的性权力。这样的状态有多少穷人的女儿能够接受?《白毛女》中的杨白劳不会愿意拿自己的女儿去顶债,喜儿也不可能愿意到黄家去做婢女。这在当时是非常自然的情况。更何况,当喜儿被掠到黄家为婢后,黄世仁很快就占有了她。过后,黄家就准备把喜儿卖掉。如果不是张大妈告诉喜儿这个消息,喜儿可能就真的被卖到那个深渊式的火坑之中。
在旧社会,多少被卖到窑子里的妇女遭受到完全非人的待遇,她们被侮辱、被蹂躏、被践踏,从来没有被当作人来对待。很多这类的妇女也就很快离开了人世。今天的年轻人,会想到如果喜儿嫁给黄家,真的有这样的可能性吗?
那时穷人家的女儿,如果真的嫁给有钱人做妾,命运同样非常悲惨。旅美学者叶维丽,在她与马笑冬合著的《动荡的青春》一书中,讲到她的家族,特别是那老一代的封建家族的事情时,就提到她的祖母就是她祖父的一个小妾,平时除了要侍奉祖父之外,还要侍奉正房大太太。书中还说,她的祖父还有一个更小的小妾,是别人从河南拐卖过来的,又被当作礼物送给她的祖父。在小女孩嫁过去的时候,不过才十四五岁。据说,出嫁当天,小女孩躲在桌子下面,死活都不肯出来。
因为他们自己想变成黄世仁,想成为剥削阶级,想在压迫别人的过程中获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