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炳祥:只有发展公有制,才能破解人工智能下的就业之困

2024-07-18 3292 0
作者: 屈炳祥 来源: 红色文化网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到来及其对我们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渗透与作用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能顺乎潮流,积极作为,从容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像历史上所有新技术一样,它的出现,正好迎合了资本家或业主及其整个资产阶级的需要,他们的阶级本性决定了他们会把它的所有作用都运用到极致,加强对全社会劳动者的剥削与统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有计划、有选择地利用好人工智能技术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这样,就可避免因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与应用而造成大规模劳动人口失业的灾难性后果。

  一

  斗转星移,逝者如斯!呼唤已久的第四次新技术革命,不经意间,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就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它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完全超乎人们的预料,简直是迅雷不及掩耳。前些年,人们还在为网上阅读、网上购物、网上理财和微信支付等感到诧异与困惑,如今刚刚习惯了这些,从诧异与困惑中走出来,却突然又碰上了无人商店、无人车间、无人工厂、无人厨房、无人餐厅、无人驾驶等等新奇事件的到来。所有这些,都是因为人工智能出现给我们带来的新景象。

  人工智能是什么?人工智能,是一种模拟人类智能的超级新技术。它的出现,使机器能够像人一样进行学习与思考,从而能够自主地从事各种工作,完成各种任务。人工智能不是一种单一的技术,它涵盖了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多种技术和算法。它的出现,可以为企业提供高效的自动化解决方案,解放人力资源,完成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增进产品质量。此外,还可减少工业事故的发生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因而,它能更好地帮助企业迅速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推动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人工智能的普及和应用,不仅可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且还会带来人的生活方式的改进,使人的生活变得更快捷、更便利、更舒适,更有质量。

  但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也给我们社会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这首当其冲的就是人们的就业问题,尤其是那些传统性产业里的就业人员,不可避免地会面临着失业的巨大威胁与危险。因为,这里的劳动程序化、机械性、重复性极高、极大,因而被人工智能技术代替的可能性也就极高、极大。如传统的呼叫服务业、零售业、银行业、普通会计、文秘、翻译、司机(货车、出租车、网约车、公交车司机),甚至连医生、教师、律师等都难得幸免。有专家预测,一旦人工智能技术得到普及,那么就会有上亿、甚至几亿的劳动者下岗,成为失业人员。据有关方面提供的资料显示,仅呼叫服务业有1700万、零售业有5761万、银行业有607万(国有380万)、翻译服务业有538万、各类司机1761万(包括货运司机700万、出租车司机280万、网约车司机680万、公交车司机101万)、外卖与快递小哥有1228万(分别为738万、490万)。上述所有一共1亿多劳动人口。如果再加数以亿计的传统加工制造业可能被替代的劳动人口以及全社会的所谓灵活就业人员,那可就是一个让人看了就心惊的数字。

查看余下8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