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杰:王慧背后“lady first”的“政治正确”
让打人者不敢再打人,让被打者不再不敢还手,这本该是相关法律条款的修正原则之一,但若“lady first”的西方特色“政治正确”渗透了中国法律的相关条款呢?“法律盲区人人平等”与“lady first”孰轻孰重?
一、“lady first”的西方特色“政治正确”渗透了中国法律
该案争议的要害是法律的教条与现实的差异,许多人信誓旦旦的认为青岛逆行打人案女方行为属于寻恤滋事,但当今中国法律体系的特点则是“小案看法律,中案看关系,大案看政治。”该案引起这么多的关注,毫无疑问属于大案,到了这个份上,法律、关系都是没用的,有关部门的关键考量只能是其政治影响。当今中国头号“政治正确”是什么?优待弱者,尤其是优待女性,追根溯源则是“lady first”的西方特色“政治正确”。青岛到底有关部门“司法假作为”?王慧的后台太硬?都不对,这样的处理结果恰恰是法律与大局起了作用。比如,王慧逆行在先就一定要背全锅吗?2024年3月某女子逆行撞死人且交警也判定女子要承担主要责任,结果却是法院对该女子不予起诉!该案例作为一个标杆案例被媒体广泛报道,该案听证会不止有检察院人员,还有妇联的工作人员担任听证员,最后三位听证员一致认为该案不起诉的决定符合相关法律条款的规定,从检察院到妇联听证员再到最后报道的媒体都认为该案的判罚没有问题。“追风小叶”被诬陷,折腾了快两年,调解了六次,很多吃瓜群众诟病法院的处理。如果“追风小叶”的诉求成立则有关部门就该依法办事处罚诬陷的女方,但绝大多数媒体强调的“女性要勇敢发声”基本上都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极端思路。无论有没有证据都要求女性发声,如果发声错了要处罚,那还怎么落实“女性要勇敢发声”?朱军被诬陷后女方被处罚了吗?王力宏被诬陷后女方被处罚了吗?地铁诬陷案水落石出后女方被处罚了吗?小慧君案则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参与者之一良心发现自首了,还提供了实锤证据,小说都不敢编的剧情,案情都这么真相大白了,但女方被处罚了吗?一个是体制内的知名主持人,一个是文娱圈的国际明星,一个是新兴的创业公司,真要比走关系,他们肯定都有更硬的关系吧?但他们的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了吗?这么多人都没解决,追风小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退役军人凭什么就有机会解决?大量案件都这么判了,只能说明法律、关系都不是问题,优待弱者、尤其是优待女性的西方特色“政治正确”渗透中国法律的相关条款才是要害,只是这种多数会以各种借口折射出来(比如青岛路虎王慧急于就医才逆行了)而不至于被吃瓜群众洞若观火。女子逆行撞死人案不予起诉的理由是:“虽满十八岁,但社会阅历较浅,一旦被贴上犯罪标签,不利于重返社会”,于是开启了绿色通道,该案从受理到审结只用了两天。至少在明面上看来,如此判决既合法又有人情味。试看近年来国内涉及女性的案件,警方都是出于优待弱者的考虑为女方找出若干理由,然后就是一同和稀泥的常见处理结果。但为什么青岛这一次吃瓜群众特别不买账呢?因为这次传播到全网的是最具视觉冲击力的短视频,而王慧在其中完全没有病人该有的样子,完全不符合国人对“弱者”与“女性”的认知,这也进而关联到了古今中外各色“政治正确”与事实正确的冲突。如果只看新闻描述,一方是普通女性而另一方是退伍军人,谁都知道哪边强哪边弱,加上女方就医的信息,相信绝大多数吃瓜群众理解得了这样的和稀泥操作。女方赶着看病而偶然逆行一下,你一个大男人总该有点肚量让让路吧?!但看到短视频曝光的真正的现实情况时,吃瓜群众的第一反应就不再可能是这么回事了。这个短视频让一个忍气吞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社畜男子与一个张牙舞爪嚣张跋扈的女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谁是强者谁是弱者?答案不言而喻。这时你还按优待弱者、尤其是优待女性的教条和稀泥,舆情反弹也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了。优待弱者的前提是你的“弱者”身份名副其实,而不是打着弱者的旗号横行霸道。如果是一个病恹恹的母亲带着一个发烧的孩子,为了赶医院而逆行,相信绝大多数吃瓜群众不会揪着“逆行”的违法行为不妨。但问题王慧给吃瓜群众展示的是这样的观感吗?法律是死的人是活的,人是活在现实里而不是活在“政治正确”里的,尤其是没必要活在西方特色的“政治正确”里。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