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今朝:思辨《新结构主义经济学思与辨》
一、本文的缘起
在国内几处重要地方,挂着一篇文章:《〈新结构主义经济学思与辨〉书评》(下称《书评》)。近日偶然看到。写作本文,本出于无奈,时间又有限,我也未查作者为谁,也未读《新结构主义经济学思与辨》,等等。本文假设《书评》对该书的概括是准确的。
大约十年前左右,我还没有注意到林毅夫教授的新结构经济学,曾因国内流行比较优势话语而撰写并发表多篇批判比较优势理论的文章。我发表了自己的一些批判文章之后才发现,萨缪尔森自己在2004年,他89岁高龄的时候,撰写了一篇文章,否定了他坚持了半个世纪的比较优势理论。我看到的是国人翻译的这篇文章,标题挺刺激的:“自由贸易:福兮祸兮”,才知道萨缪尔森改变了自己关于比较优势的观点。2004年是什么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三年。萨缪尔森写这篇文章干什么?同志们,我推测,他是在理论上反对克林顿同意中国加入WTO的决定,他推动美国以暴力的方式把中国作为敌人,而不是如尼克松、克林顿那样以和平演变的方式把作为敌人。当美国给中国打起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企业战之后,我想,我撰写的批判比较优势的文章得到印证了。美国除非是不得已,是不可能与中国搞比较优势的。如果美国人说与中国搞比较优势,那么,它除非是不得已,或者是美国吃肉中国喝汤,否则,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比较优势。
虽然这些文章剑指李嘉图和萨缪尔森的比较优势理论,而不是林毅夫教授的比较优势理论,但既然否定了李嘉图和萨缪尔森这两位西方大佬的比较优势理论,我也就不大相信中国能有什么人能够提出什么真正科学的比较优势理论了。
林毅夫教授2012年出版新结构经济学的专著以后,既然有那么多,包括斯蒂格里茨那样的大佬推荐,我抱有较大的希望,希望能够看到林毅夫教授得出一个漂亮的理论来。但一读之后,希望变成失望。因为按照《书评》的说法,林毅夫教授的新结构经济学“主张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主张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应从其自身要素禀赋结构出发,发展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共同作用下,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必然会存在逻辑一致性问题:依靠自身禀赋,发展比较优势产业必然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因为在经济领域,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见解是社会的基本结构是阶级结构。在新结构经济学中是看不到阶级结构的。抛开了阶级结构,能够提出什么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来吗?抛开了阶级结构,新结构经济学就变成了掩盖阶级结构的学说。而且,我记得林毅夫教授还宣称新结构经济学以新古典经济学为方法(抑或是基础),以比较优势为战略。新古典经济学基本上与历史唯物主义是两条线的对立的理论。我七八年前本来撰写了一篇文章,与林毅夫教授的比较优势理论商榷,但思忖再三,没有发表。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