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斌 程恩富:论资本主义私有制增长缓慢规律

2024-12-02 269 5
作者: 徐文斌 程恩富 来源: 昆仑策研究院

图片

  【摘要】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脉络,“资本主义私有制增长速度缓慢规律”和“资本主义私有制增长缓慢定律”具有客观现实性。从理论逻辑来看,这一规律的发生机制主要基于三条路径:一是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必然带来消费不足;二是私有企业达不到预期利润不投资,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下必然会出现实体经济投资不足;三是资本的逐利本质和平均利润率规律必然导致产业失衡。从现实逻辑来看,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长期增长和负增长,佐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增长缓慢”定理的客观存在,表明私有制对经济增长有抑制作用。

  发生于1825年的英国经济危机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开端,至此,平均每隔10年左右,由于消费不足或产能相对过剩,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会不同程度爆发各类经济危机。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始于美国房地产业透支消费,建筑相关从业者增加抵消了出口下滑带来的就业下降,海外资金涌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美国民众过度消费,最终在“影子银行”和“金融创新”中触发危机“按钮”。新自由主义在取代凯恩斯主义后,使全球地区差异、国家差距、阶级矛盾不断扩大,最终在经济危机中展现出自身的脆弱性。失业率居高不下、债务危机加重等现象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不断出现。随后各国重拾凯恩斯主义,通过大量运用财政货币政策试图解决危机带来的经济问题。无论新自由主义还是凯恩斯主义,都只能求救于以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此调整经济政策。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并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与危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一基本矛盾及其衍生出的其他矛盾。无论是新自由主义还是凯恩斯主义,都无法解决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都无法满足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公共利益控制生产的要求。因此,私有制是产生矛盾和危机的根源,也是产生投资过剩和消费不足的根本原因。贫富两极分化、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挤压、跨国资本垄断等,成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普遍现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阐释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揭示了私有制下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对剩余价值生产、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社会再生产过程、生息资本等进行了详尽阐述,解释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和抑制作用。基于以上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结合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史,对私有制主体下经济增长问题研究极具现实意义。为明晰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经济危机的必然性,笔者拟从学理上阐释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下,消费、投资和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佐以20世纪中期以来资本主义的发展现实,证明“资本主义私有制增长速度缓慢规律”和“资本主义私有制增长缓慢定律”具有客观现实性。

查看余下9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5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5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