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共运失败了?齐泽克:我们要拯救它
《拯救失落的事业》集中了齐泽克对于左翼革命中的政治和历史事件的分析。正如这本书的标题所显示的那样,应当让“失落的事业”主动言说,以打破全球资本主义学术机构耗尽几十年精力建构起的针对革命的“极权主义”的话语。而如今,左翼运动正更多地以全球性运动和不稳定事件的形式发生,“拯救失落事业”并不意味着对失败事业的自恋式的怀恋,“Fail again, fail better”的口号意味着不是自恋于失败,而是让哲学让位于政治事业和政治运动本身,哲学发挥的作用正是使这些视野突破障壁,重新回到我们视野所应聚焦之处。
而这对齐泽克来说也意味着一个形而上学问题,正如其引用的经由巴迪欧改造的“太一”概念的悖论性。“太一”并不是存在之整体的巅峰,而是政治冲突和阶级斗争发生之初的场所。齐泽克对政治和历史主题的集中论述,不仅将帮助我们重审革命问题在今天的解决方案,同时也是对齐泽克哲学主题上的内在呼应——对黑格尔和拉康式马克思主义的复兴与形而上学之间的冲突,应该如何被内在地解决?
齐泽克对整个后现代主义运动的反思,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实质上也基于针对普遍性之失落背后的政治问题的敏锐的察觉,即后现代主义理论对马克思的阶级斗争背后所蕴含的大写之历史的反对。齐泽克对后现代主义的近乎粗鲁的驳斥,并不意味着他从未将这些理论吸收进他的理论中。其复杂性及其政治意义,仍然提示了我们一个关键的政治问题:我们要的是怎样的革命?一个气态的事件,抑或一个具有对历史性和对整体再生产结构具有颠覆意义的事物?或许一个齐泽克式的回答是:一个既是(非)A,亦是(非)B的东西,即一个被辩证综合过的事物。
文|Slavoj Žižek
译校|李空、勒塞河的无尽区
按| 勒塞河的无尽区
事业已言,罗马已终(Causa Locuta,Roma Finita)
本文为齐泽克《拯救失落的事业》(InDefense of Lost Causes )引言
罗马已言,事业已终——当权威的决定性言辞出现,应该结束争论,无论其版本如何,从“教会会议已决定”到“中央委员会已通过决议”,甚至,“人民在投票箱前已明确表达选择”……然而,精神分析的赌注难道不是相反的:让事业本身发声(或者,正如拉康所说,“我,真理,发声”),从而帝国(即罗马,现代全球资本主义)将会崩溃?当事业消失,效果也被消除(Les effets ne se portent bien qu’en absence de la cause)。那么,反转这个谚语怎么样?当事业介入时,效果被驱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