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中美博弈中的战略相持阶段(一)

2025-01-03 513 0
作者: 胡懋仁 来源: 北航老胡之闲话

  从广义上说,中美之间的博弈很早就开始了。例如,1993年的“银河号”事件,可以说是中美之间搏弈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只是在那个阶段,中国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而且从内心来说,中国并不想与美国展开对抗性的博弈。这种做法对于中国当时的发展是不利的。但是美国可不管这一套。当时的美国也没有拿中国当作真正的对手,但美国是一定要拿捏中国的。所谓拿捏,就是你如果听话,我就会给你一点好处。如果你不听话,或者我美国认为你不听话,我就要整治你。这就是所谓拿捏。在“银河号”事件上,中国没有故意挑战美国,但美国就是要拿捏中国,这也要显示一下美国才是这个世界的老大。你中国就必须服从我美国。

  当时的中国,完全不想对美国采取对抗的态度。中国当时的实力还不够,中国更需要发展的时间。所谓韬光养晦,本身就主要的就是在受到美国欺压的时候,我们当时只能采取隐忍的态度。“银河号”事件如此,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后我们所采取的态度也是如此。

  在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的发展渐露头角。美国已经看到情形有点不太对。所以在小布什上台后,就准备要跟中国摊牌。2001年的南海撞机事件就也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只是后来发生了“911”事件,美国不得不暂停对中国的打压,要先去对付所谓恐怖主义。在反恐问题上,他还需要中国的配合。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肇事者就是美国。但美国那时还需要中国,所以美国也只能暂时压下对中国的怒气,希望中国拉美国一把。中国没有拒绝。但是中国已经隐隐感觉到美国在背后的不怀好意。

  奥巴马上台后,特别是他的国务卿希拉里,已经公开表示要对付中国了。这或许就是在狭义上的中美搏弈的启动。

  所谓在狭义概念上中美之间的搏弈,完全是美国方面主动挑起来的。其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看到中国的发展和崛起,感到极大的不安。他所谓的不安就是立足于所谓国强必霸的逻辑。美国最担心的就是中国发展起来以后,要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的地区霸主,要夺取美国目前手里的霸权。虽然美国的这个认知,完全没有依据,但美国的决策,似乎不需要对现实具体情况的了解和认识。只要他认为他的逻辑成立,他就一定会按照这样的逻辑来决策,并且采取他所谓的必要行动。

  中美搏弈,与战争不同。美国对中国的打压虽然处心积虑,但美国并没有一套经过严密规划而产生的真正精细全面的方案和计划,可以说是想到哪儿就走到哪儿,走到哪儿就说到哪儿。一个亚太再平衡,以及后来的印太战略,莫不如此。美国在中美搏弈中,一开始并不是像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那样,准备得非常充分,而且一开始就是大举进攻。

查看余下5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