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再工业化”能拯救资本主义吗?


图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辑罗钦女士推荐给我一本新书:《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以下简称《虚拟资本》),作者是法国经济学家塞德里克·迪朗。

  罗钦编辑邀我写书评。老实说,我不知道迪朗何许人也,故未置可否。

  打开《虚拟资本》,中国人民大学谢富胜教授和南开大学刘俊民教授,以及央视评论员张捷先生等三位的推荐序言,引发了我的阅读兴趣。

  前后花了大约一周时间,拜读了这本被誉为“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演化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迪朗敏锐的洞察力和探寻金融化本质的努力,深深地触动了我。

  于是我写下这篇读书心得,也算是给罗钦编辑的信任一个交代吧。

  接下来,我按照《虚拟资本》的叙事逻辑,分若干集与大家分享一下读书心得。其中或有误读甚至妄言,伏请海涵,并欢迎方家批评赐教。

  迪朗有一个敏锐的发现:“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当代金融化标志着一个新的秋天。”

  秋天是萧条的季节。

  既然金融化标志着秋天的到来,那么即便是萧条的季节,虚拟经济的出场也是不可逆转的事件。

  既然虚拟经济不可逆转,那么虚拟资本的做大做强就是必然的,而不是某些人所认为的“是偶然的”。

  既然虚拟资本的做大做强是必然的,那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龙头老大美国最近一再宣布,要维护其霸权就必须遏制中国和“再工业化”,恐怕就只能是一厢情愿而已。

  说到“再工业化”,我有必要提醒读者关注《虚拟资本》的第四章:“虚拟资本在当代的崛起”。在这一章,迪朗基于大量的实证数据,花了很重的笔墨,详实地刻画了金融化的历史必然性。

  秋天的世界,万物凋零,一片萧瑟,预示着冬天必然会到来。在资本主义世界已经进入了秋天的当下,“再工业化”的努力能拯救资本主义吗?

  迪朗在前言中,概括地描述了虚拟资本在当代的演化趋势:“金融化、去工业化和社会两极分化齐头并进,这些特征是衰落的迹象。”

  问题是衰落之后呢?在这个问题上,迪朗的眼神似乎有些茫然。他认为,金融化以及虚拟资本的积累,“是当今社会大倒退的基础”。所谓“倒退”,也就意味着金融化是一个误区,资本主义还有另外一条光明大道可以选择。

  然而我倒不这么看。

  在我看来,金融化是资本主义演化的必然结果。换言之,与其说虚拟资本“是当今社会大倒退的基础”,不如说它是资本主义面临着大变革的基础。

  如果今天的金融化过程,就是迪朗所说的资本主义进入秋天的迹象,那么马克思主义就有责任解释:“为什么金融化是资本主义秋天的迹象”。

查看余下5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