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均贫富真的总是造成普遍贫困吗?
“均贫富”何罪之有?
——评华校长的奇文
赵 磊
华校长的奇文
一位朋友转发给我一篇奇文:《为什么历史上的均贫富总是造成普遍贫困》,作者华校长。以下简称“华文”(注1)。
或问:华文何奇之有?
答曰:诸位看官,华文这题目是不是有点儿奇葩?
一、奇葩观点
大致阅读之后,坦率讲,华文的基本观点并没有什么新鲜内容,几乎都是之前就流行过的车轱辘话: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并不必也不需要表现在其比例和数量上,而且要采取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实现形式”。
“竞争中性和所有制中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融入全球化市场的通行证”。
云云……
对于这些车轱辘话,我没兴趣评论。然而,华文为了证明这些车轱辘话是宇宙真理,给出了很奇葩的证据华文的题目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回敬范老师的信任和抬爱,加之华文的奇葩证据有一定影响(估计范老师约稿之意也在于此),所以,在酷暑高温下,我只好按捺骑摩托进山穷游的冲动,宅在家里写了这篇短文。
二、奇葩证据
为了证明车轱辘话是宇宙真理,华文端出来的奇葩证据是:
第一,“要知道,历史上所有付出巨大社会代价的均贫富努力,并没有带来普遍富裕,相反却总是以普遍贫困而告终”。
第二,“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物竞天择是所有生命体包括动物和人类社会的铁律。竞争是从最小到最大的一切已知生命体的基本生存和发展方式”。
第三,“我国的基尼系数与贫富差距……实际上都与私有经济没有直接关系,反而与我们的公有制和延续下来的国家管理体制安排有关”。
第四,“共同富裕不是也不可能是同等富裕”。
华文的证据都是大白话,为了聚焦,我归纳一下:
第一,历史上的普遍贫困,都是“均贫富”造成的;
第二,如果没有动物世界的丛林法则,猴子就不能就进化成人;
第三,贫富悬殊是公有制造成的,与私有制无关;
第四,大家别想多了,共同富裕绝对不是“大家同样富裕”。
我为什么说这些证据很奇葩?各位看官想想,断言“贫富悬殊是公有制造成的”,如此颠覆三观的“检举揭发”,难道不奇葩么?
三、为啥“均贫富”?
对于历史上出现的“均贫富”,华文的指控逻辑是:“均贫富”是原因,普遍贫困是结果。
在华校长看来,历史上的“均贫富”都是吃饱了撑的,是一群泥腿子穷光蛋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闲得无聊整岀来的“开历史倒车”。
华文说的是事实么?完全不是。
众所周知,历史上的“均贫富”,总是和农民起义联系在一起的。搞清楚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原因,也就搞清楚历史上为啥“均贫富”了。闲话少说,一起来重温一下中国农民起义的历史: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