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尚小明事件还会发生


图片

  一、学界牛人

  今天在座的都是社会科学方面的专家学者。既然今天会议的主题,是“期刊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那么我就不揣冒昧,谈谈社会科学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注1)。

  社科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涉及两个方面的任务:一个是社科期刊在形式上的高质量发展;另一个是社科期刊在内容上的高质量发展。

  社科期刊在形式上的高质量发展,进展如何?诸位都是经历者。

  现在已经普及的期刊编辑数字化(比如编辑过程的数字化和“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运用),以及期刊载体和发行的数字化、网络化,就是期刊形式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我记得若干年以前,很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除非迫不得已,基本上不会去应聘学术编辑工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卷来卷去,期刊编辑现在已经卷成了学界公认的牛人。

  不过且慢高兴。

  否极泰来,盛极必衰。已经迎面而来的“人工智能+”,对期刊形式的高质量发展会有什么深远影响?会不会让学界牛人躺平或者下岗?

  一切皆有可能,我们拭目以待。

  社科期刊在形式上的高质量发展,有赖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创新,我就不展开讨论了。下面,我谈谈社科期刊在内容上的高质量发展。

  二、尚小明事件不是个例

  社科期刊在内容上的高质量发展,我认为可以用“三个提升”来概括:一是政治站位的提升,二是学术水准的提升,三是学术境界的提升。

  所谓“政治站位”,也可以称之为“学术立场”。

  有人说:“学术不是政治,学术是中立的,哪来的什么立场可言?”

  这不,一听见“政治站位”, 饱学之士就哄堂大笑;不笑,说明你不是“饱学之士”。

  其实,社会科学不可能没有立场,所谓“学术中立”也是一种立场。

  别说社会科学了,即便是自然科学,也做不到完全中立。比如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告诉我们,观察者的观察结论要受到观察视角和观察仪器的制约,不可能中立。

  那些自诩为“秉持中立”的社科学者,那些讥笑“政治站位”的饱学之士,难道他们的脑袋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难道他们那硕大的脑袋都悬在空中,完全不受自己的屁股支配不成?

  果如此,岂不成了青面吊死鬼,专门出来诈尸唬人么?

  北大教授尚小明的辞职事件(注2),就是社科学术一点儿也不中立的注脚。

  其实,高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师生都心知肚明,马政经专业名称早就被贴上了“左”的标签。以至于在18大以前的很长一段时期,马政经专业的某些师生为了洗白自己,争先恐后地站在马克思的对立面,从此与《资本论》划清界限。

查看余下7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