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摔炮、幂币及其它
这个世界无奇不有,比如这个蛇年新春,就冒出很多个匪夷所思的奇闻。
或许你真的想不到,中国一些传统的东西,在西方受到欢迎的程度,简直超乎你的想象。幼年时候小孩玩的摔炮你见过吗?一个类似装有极微小火药的小小玩具,小孩买来可着劲往地下一摔,便发出鞭炮一样的脆响。一逢过年,孩子们手里有了压岁钱,便从小摊上买来这些摔炮,在街头摔得啪啪响。孩子们有的便开始比赛,看谁摔得最响。这便是幼年的孩子们过年的喜好和乐趣。
或许大人们怕放鞭炮有危险,这样的小摔炮完全在安全范围内,就是听个声响而已。对他人也无甚妨碍,于是摔炮成了过去孩子们必不可少的过年玩具。这年头,不知为什么,随着时代变迁,这样的孩童玩具越来越少了,成了五六十年代人的久远回忆。
但是,你说奇怪吗?就是这样的孩童玩具,不知哪位仁兄,居然把它带到了英国伦敦,带到了法国巴黎,带到了西欧的很多国家。这个蛇年春节,是第一个“人类非遗版”春节。当我国有的地方开禁允许放烟花鞭炮,而不少城市却照例冷冷清清的时候,在伦敦的很多街头,都噼噼啪啪地摔起了摔炮。那种兴致,那种热闹,堪比我们这代人的少年时光。不过,他们玩摔炮的可不都是孩提少年,除了孩子,大多数还是大人。那种男男女女嘻嘻哈哈满街摔炮的快乐场景,很让我们这些人觉得别有一番情趣。有些事情到底怎么传播开来的,外国佬为何忽然喜欢这样一些东西,难以考察,谁也说不清道不明。
这就很像我们国内,忽然之间,成千上万的青年都跑到淄博去吃烤串。那里既不是牛羊肉产地,又不是最早发明烤串的地方,但是就这样忽然间为淄博增加巨量的收入。还有甘肃天水的麻辣烫,贵州的村超,都是一夜之间成为热点的。也有的照猫画虎,也渴望成为热点,结果没有弄好,画虎不成反类犬,最后成为赔本赚吆喝的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比如,去年底年轻人骑行去开封就属这一类。
比起摔炮来,还有更加奇葩的事情。从这个春节开始,西欧国家开始了幂币大流行。西方人说,这是一股极其神奇的东方力量,其力量之大,几乎在极短时间遍布了整个欧洲。许许多多的欧洲人几乎觉得有相见恨晚之感。过去也有外国佬喜欢中国幂币的,但是像今天这样,形成一种文化、一种新潮,的确历史罕见。
幂币者,是中国人祭奠先人的一种方式。一般都是烧纸代钱,逢着特别的日期,比如大年初三,每年的清明节、十月初一,等等,都要上坟烧个纸钱,寄托对亲人的思念,让亲人在阴间有个钱花,免得受罪。这种习俗,即使在首都北京这样的超级大都市,也同样不能免除。每年特别的祭日,我们都会看到因为回不了故里祭奠先人,在北京街头路边烧纸钱的人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