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乌克兰又要掀起什么样的大反攻
在引人瞩目的俄乌战场上,又一次掀起了乌克兰即将军事大反攻的舆论喧嚣,很多人都议论纷纷,翘首等待着这场大反攻的最激动人心消息。
但简单的战争常识告诉我们,进行大反攻要拥有军事上的优势,要在掌握明显主动权的条件下才能进行。现如今乌克兰真的具有这样的军事优势吗?
笔者认为,从静态对比和动态形势两个方面看,乌克兰都不具有什么优势。
在静态对比上,乌克兰的兵力数量难以同俄罗斯匹敌。战争打了一年多,乌克兰进行了十多轮动员,国内人力资源潜力已经挖掘得差不多了,保持目前兵员数量都难乎为继,再想现实武装力量人数大幅度增加可谓难矣;火力强度也是这样,尽管有西方支援,但无论是坦克、火炮还是其它各种技术兵器的拥有量,乌克兰也一概都比不上俄罗斯。据报道,迄今为止送到前线西方所援助的先进坦克只有区区几十辆,不足百辆之数。这点可怜的东西大概都不够俄罗斯这个传统装甲巨兽填牙缝的。弹药投放量也是这样,据报道,前线大口径弹药俄罗斯方面是每天能炮击3万发左右,而乌克兰只有区区的7——8千发。一年多的战斗进程说明,持续不断的西方军援固然是乌克兰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激烈持续的战场消耗,使得这些武器装备的战场寿命很短暂,几乎是转瞬即逝,完全无法积累积聚起来形成有效的力量优势。
战场的动态形势也是这样。无论是空中还是地面,乌克兰都无法遏制俄军的攻势,总体上处于防守状态,俄罗斯几乎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发动空中或地面攻势的时间、地点以及规模,战场的主动权并未转移到乌克兰这边来。
在这样的形势下,乌克兰竭尽全力地要发动反攻,军事上只能成为敢死之举。乌克兰之所以还能做到这一点,原因并不在于乌克兰获得了什么军事优势,而在于乌克兰武装力量所具有的顽强意志与牺牲精神。坦率地说,乌克兰真正的优势是民心士气依然能保持较高的水平,特别是他们的前线战士,不管形势多么不利,夺取战斗胜利希望如何渺茫,那些勇敢的士兵义无反顾、死战不退,譬如巴赫穆特保卫战,马林卡战斗、阿夫杰耶夫卡战斗等,一概都属于明知不可而为之,这样的战斗意志和牺牲勇气实在非同等闲。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精神基础,所以乌克兰当局才能在全面居劣势的状态下安排策划军事反攻行动。
但是,战场毕竟要靠实力说话,限于乌军自身的实际战斗能力与水平,所发起的攻势必然具有如下两个特点:
一是进行偷袭式的反攻。在任何俄罗斯有备的地方,乌军都将无法达成有效突破,都要一头撞到墙壁上。因此,乌军将只能在漫长战线上到处寻找俄罗斯的薄弱环节,进行偷袭式的打击,以此作为军事反攻的基本样式。
二是搞麻雀战,使用小股、分散的军事力量,进行游击式的打击。譬如使用无人机袭击克里姆林宫之类,看起来挺轰动吓人,实际军事效果十分可怜,所追求的不过是宣传效应而已。
正因为这样,所以笔者判断,乌克兰此次反攻军事效果将十分有限,乌克兰武装力量可能偶尔得手、侥幸得利,但总的来说并不会取得预期的军事成果,更不会扭转战场形势、造成转折性变化。就军事意义而言,这样反攻其实得不偿失,将严重消耗乌克兰本已不多的力量资源。
但乌克兰当局为什么执意要发起这场声势浩大的军事反攻呢?原因在于他们大致上本着如下企图:
第一,想在局部地区和战线造成拉锯状态,使战线僵持,部分地达成保卫国土的效果;
第二,增加战争的总体性,给对手造成多方面更加复杂的压力,以拖待变、以拖促变;
第三,提升乌克兰的国际地位,更有利于向西方集团要价伸手;
由此可以断定,这又一场乌克兰式的反攻不管怎样炒作得先声夺人、声势浩大,但俄乌战争依然将处于消耗战、持久战的状态之下,所谓的乌克兰的军事大反攻其实不过是舆论大反攻、政治宣传大反攻,仅此而已。
【文/张志坤,红歌会网专栏学者。】